近日,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3683,證券簡稱:晶華新材)密集舉辦投資者路演活動,吸引浙商證券、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工銀瑞信、摩根資產等數十家頭部券商、公募基金及外資資管機構參與。活動中,公司董事會秘書潘曉嬋詳細介紹了主營業務進展、產能規劃、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新業務布局及未來業績目標,全方位展現其在膠粘新材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新增長曲線的開拓潛力。
一、主營業務多點突破,筑牢核心競爭力
作為國內膠粘新材料領域的重要企業,晶華新材主營業務覆蓋工業膠粘材料、電子膠粘材料及特種紙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交通工具、智慧醫療、電子元器件等領域,且在多個細分賽道實現關鍵突破。
在電子膠粘材料領域,公司產品已滿足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全流程需求,其中折疊屏手機相關膠粘材料實現量產;動力電池領域,產品成熟應用于各類量產電池及儲能場景,并提前布局固態電池適配材料研發,為技術落地后的大規模應用儲備動能。
汽車領域膠粘材料方面,公司針對性開發耐溫抗翹曲產品及高性能丙烯酸泡棉膠,覆蓋汽車內外飾粘接、座椅固定、輪胎靜音棉等場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汽車座椅膠粘材料性能顯著提升,相關產品已實現小批量出貨,對標國際知名企業主流產品,打破海外品牌壟斷趨勢。
光學膠粘材料是公司重點發力方向,目前已構建覆蓋消費電子、車載多場景的全系列 OCA(光學透明膠)產品矩陣,逐步形成全品類競爭壁壘:LCD OCA 產品穩定量產;折疊 OLED OCA 實現穩定量產,OLED OCA 進入小批量出貨階段,抗沖擊 TPU、抗沖擊 OCA 等關鍵材料亦完成驗證審核;車載 OCA 產品順利通過多家核心客戶審核,加速推進市場滲透。
二、多基地產能布局領先,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
產能是支撐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基石。晶華新材目前在江蘇、安徽、浙江、四川、廣東均設有制造基地,膠粘材料產能位居行業前列。根據規劃,公司未來將形成 “年產 10 億平方米新型膠粘材料(含電子材料)、年產 10 萬噸高性能可降解紙基新材料” 的核心產能規模。
其中,江蘇基地將承擔核心品類生產,設計產能包括年產 2500 萬平方米光學膠膜材料、1 億平方米電子級別膠粘材料、1500 萬平方米 TPU 車衣膜及汽車窗膜,以及 5 萬噸化學新材料;安徽基地(募投項目)聚焦光電產品生產,產能約 1 億平方米。多基地、大產能的布局不僅能滿足下游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更能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為公司拓展大客戶、大訂單奠定基礎。
三、錨定人形機器人賽道,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開辟新增長曲線
在鞏固主業優勢的同時,晶華新材積極探索新賽道,選擇多模態柔性觸覺傳感器作為新增長點 —— 既契合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廣闊前景,又能賦能公司現有消費電子、動力電池等終端客戶,實現 “主業延伸 + 價值提升” 的雙重目標。
從技術路徑看,公司以壓阻式技術為主(適配高自由度靈巧手、全掌包覆核心需求),通過 “算法解析 + 結構優化” 實現切向力感知,精度可滿足基礎工業場景需求,且產品具備 “量程范圍大、低溫漂、小時漂” 的性能優勢。為推進該業務,公司于 2025 年 6 月投資成立北京晶智感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 51%),作為北京研發中心聚焦技術攻關,產能則規劃布局于母公司張家港生產基地,目前正推進廠房設計、設備選型,計劃年底完成中試線落地,后續將根據業務節奏分批擴產。
在應用與市場開拓上,公司進展顯著:機器人領域,已開發靈巧手柔性觸覺傳感器電子皮膚,正與靈心巧手等下游客戶聯合推進全掌式產品開發,未來有望延伸至機器人其他身體部位;醫療健康領域,重點研發腦卒中患者監測康復外骨骼手套、步態檢測鞋墊,助力康復訓練與評估;工業與消費電子領域,布局新能源電池安全檢測、可穿戴觸控升級、汽車智能座艙等場景。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為 L20 工業版靈巧手設計的全掌觸覺方案,支持 17 個主動自由度、實現 1 萬 + 觸覺點效果,是目前行業內高自由度靈巧手中傳感器布局最全、陣列點最多的方案,技術實力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