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利亞德、艾比森、雷曼光電、GQY視訊、三安光電、木林森、沃格光電、中光學、四川長虹、京東方、彩虹股份、萊寶高科、長信科技、同興達、天山電子、星星科技、華安鑫創等多加LED、彩電、投影、顯示面板、車載顯示、觸控顯示等顯示顯示相關企業密集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屏顯時代為您帶來最新快報。
在所匯總17家顯示企業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有10家,總營收超過20億的有9家;歸母凈利潤虧損的多達六家,同比增長的僅有7家,其中利亞德、四川長虹、京東方、星星科技等表現增幅較大。營收、凈利雙增的有6家,雙降的也有6家。
利亞德:凈利潤逆勢增長 34%,海外市場與 Micro LED 成增長雙引擎
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1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7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經營性現金流凈額4.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91%;凈利率4.89%,較上年同期提升1.36 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公司2025 年上半年雖收入小幅下降但盈利能力與現金流狀況顯著增強,經營質量明顯提升。在行業整體面臨需求壓力的背景下,利亞德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深耕海外市場及技術創新驅動,實現了經營質量的穩步提升,為投資者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中期答卷。
收入方面,面對行業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公司及時改革經營策略,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全面貫徹以盈利為目標、求強不求大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境內采取直渠融合銷售模式后,公司一方面主動放棄風險大、付款差、毛利率低的項目,另一方面推動渠道合作從以顯示單元出貨為主向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轉變,截至目前,盡管境內渠道訂單同比下降20%,但項目質量和可執行性大幅提升,保障了公司行穩致遠。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強現金流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加強應收款催收力度。
報告期內,公司智能顯示業務實現營收30.7 億元,隨著二季度境內境外業務同步提速,營收環比增長了20.14%,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本報告期,公司Micro LED 新簽訂單已超6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
本報告期,公司智能顯示業務境內境外營業收入出現分化,境內收入同比下滑18.78%,境外收入同比增長19%,但二季度境內境外收入環比均實現增長,其中,境內顯示因項目實施進度加快,營收環比增長達26.03%。
境外市場雖二季度以來面臨關稅戰的不確定性因素,但營收仍實現14.56%的環比增長,尤其是歐美市場,環比增速達到了40.89%,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對平達公司(Planar)的深度改革已初見成效,通過更換管理團隊、優化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銷售人員強化培訓等,顯著提升了團隊士氣與執行力,截至目前,以平達(Planar)為中心的北美市場新簽訂單同比增長50%;二是加強了境外管理團隊與集團總部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通過每周例會與日常溝通相結合的方式,及時解決業務堵點,有效推進戰略部署落地;三是針對境外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加大了本地化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力度,產品契合度提升,銷售隊伍本地化比重高,服務響應優勢凸顯,客戶認可度持續增強。
AI 與空間計算板塊營收和毛利同比有下滑,主要原因為隨著AI 技術的普及,市場對算法類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子公司NP 和北京虛擬動點專注于空間計算業務,多年來定位以高端為主。為加速動捕產品從“高端應用”向“普及應用”轉型,公司主動降低毛利率為今后提升市場占有率創造條件;同時,NP 和虛擬動點的產品絕大多數為自主開發,針對市場需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多款新產品,并加大市場拓展力度,為長期穩健發展奠定基礎;此外,美國雇工成本的增加也導致成本增加,從而影響了毛利率水平。
文旅夜游板塊上半年實現同比增長3.55%,毛利率亦有提升。自2024 年起,公司對文旅夜游板塊采取系統性改革措施,在融合旗下文旅與照明子公司核心優勢的前提下,全面優化組織架構,加強不同區域、不同板塊業務之間的協同作用,推動資源整合與效率提升。同時,文旅夜游業務模式全面升級,既增強了業務核心競爭優勢,也有望提升項目盈利能力。目前,該業務板塊已成功打造諸多沉浸式體驗項目,未來還將在全息劇場、球幕影院、演繹餐秀等文旅創新場景中深耕發力,打造具有示范效應且可復制的標桿案例。2025 年7 月,子公司勵豐文化成功簽約香港新界東文化中心音視頻及燈光系統,簽約金額2.12 億港幣,疊加國家持續出臺促進消費政策的時代機遇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賦能,公司文旅夜游板塊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期,成為公司實現“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抓手。
艾比森:國內營收同增、海外營收同降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8.19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整體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報告期內毛利率31.22%,較上年同期提升4.09 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8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7 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90.64%。這一系列向好數據,既彰顯了公司盈利能力的長效增長勢能,也印證了降本增效工作的顯著成果,更凸顯出經營管理水平的持續精進。
報告期內,國內業務客戶結構和產品組合持續優化,項目質量穩步提升,帶動銷售單價上漲,毛利率顯著改善;公司國內營業收入4.42 億元,同比逆勢增長10.40%。國內LED 顯示市場滲透率已處于較高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海外營業收入13.77 億元,與上年同期微降1.51%;顯示屏出口面積銷量同比增長15.23%,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增速。
雷曼光電:營業、凈利雙降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23%;實現歸母凈利潤485.92萬元,同比下降35.89%。報告期內,公司針對銷售規模、盈利能力、人均產出等經營指標,要求全體中高層干部進行深刻思想變革,對銷售模式、供應鏈模式、標品爆品模式等瓶頸問題,啟動系統性深度革新,通過升級營銷戰略、挖掘細分市場潛在機遇、強化產品核心競爭力等舉措,推動業務在戰略、運營、產品等多維度實現轉型升級,為后續市場開拓與業務增長積蓄充足動能。
公司積極推進海外供應鏈模式創新,以美國、荷蘭、日本、迪拜四大海外子公司為戰略樞紐,實施“標準化爆款產品”區域備庫戰略,重點覆蓋北美、歐洲、日韓、中東等核心市場,大幅縮短標品的交貨周期,打造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本地化供應鏈體系。
報告期內,越南邁越科技壓鑄廠順利完成籌建工作,正式進入產能爬坡階段。拓享科技搭建起采購、生產、銷售全鏈條降本體系,采購端通過集中采購、供應商大會等措施嚴控采購成本,生產端深度發揮惠州拓享、越南拓享、越南邁越科技三大照明生產基地的協同效應,銷售端調整激勵政策,引導高毛利訂單優先。2025年半年度,照明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1.91個百分點。
在當前國內LED顯示市場競爭加劇、需求增速放緩的市場環境下,公司在穩固專用顯示基本盤的同時,一方面緊跟政策導向布局超高清家庭巨幕市場,另一方面依托技術積累開拓文旅沉浸式顯示新場景,通過差異化競爭開辟新的業績增長點。
GQY視訊:營收4,074.68萬元,同降47.39%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市場端積極把握數字經濟需求復蘇帶來的高清顯示應用需求機會,繼續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客戶的需求釋放和產品更新;在研發和生產端有效聯動,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定制化的產品。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智能拼接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涵蓋MiniLED/Micro LED拼接、DLP拼接以及液晶拼接等全系列產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74.6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7.39%,主要系本期工程項目實施進度不及預期所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及運行情況進行自查,根據中國財政部、中國證監會有關規范和制度要求推進各項制度的及時更新完善;提高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優化內部審批流程線上運行、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公司組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強化責任意識,提升履職能力。公司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社會責任,與上下游建立良性合作關系;通過提高數字化運營系統能力,全方位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安光電:LED 外延芯片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97%
2025 年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上半年GDP 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 個百分點。在上半年穩中有進的國內經濟環境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87 億元,同比增長17.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6 億元,同比下降4.24%。
報告期內,公司LED 外延芯片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97%,本期毛利率伴隨著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疊加良率及工效提高等降本措施推進,同比增加6.68 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安瑞光電車燈業務營收規模實現穩步增長。2025 年上半年,安瑞光電累計完成12個新項目的定點,實現對奇瑞、長安、智界、問界等品牌車型的批量供貨,擴大了在通用、日產、理想、長安汽車等客戶處的供貨份額;在產品結構上,安瑞光電突破性獲取了多家車企的DLP(智慧數字光學系統)車燈項目,出貨的前照燈、氛圍燈比重也繼續呈上升趨勢。
報告期內,公司集成電路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64%,受益終端市場需求回暖及客戶切換供應鏈,砷化鎵射頻代工及濾波器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碳化硅圍繞車規級應用,加快碳化硅MOSFET 技術迭代,并穩步推進與意法半導體合資的重慶8 英寸碳化硅項目;光技術板塊聚焦數據通訊、光學感測等核心增長引擎,持續迭代產品并推向市場,營業收入亦實現穩健增長。
木林森 :營收微降,凈利潤降幅較大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9.19 億元,雖同比下降 3.21%,但在復雜市場環境下保持了業務基本盤的穩定。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54 億元,基本每股收益 0.1 元,毛利率維持在 28.16% 的較好水平,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
盈利質量方面,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表現亮眼,每股經營現金流量達 0.2489 元,較一季度的 0.1769 元顯著增長,顯示出公司在營收規模微降的情況下,資金回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運營效率持續優化。盡管受市場需求波動影響,凈利潤同比有所下滑,但 28.16% 的毛利率水平較去年同期仍保持相對穩定,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策略上的有效性。
業務結構上,公司繼續深耕品牌照明業務和 LED 智能制造兩大核心板塊。通過 “LEDVANCE” 與 “SYLVANIA” 為主的全球品牌矩陣布局,海外市場渠道優勢持續鞏固。目前,公司品牌銷售網絡已覆蓋 150 多個主要國家及地區,在北美、歐洲等傳統市場保持穩健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中東、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為后續增長奠定基礎。國內市場方面,公司響應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等戰略導向,加大下沉市場投入,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模式成效逐步顯現。
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仍是公司重點投入領域。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智能制造與全球銷售網絡的深度融合,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已廣泛應用于智能照明、植物照明、光伏儲能及空氣凈化等多個領域。通過技術積累與規模化生產優勢,公司不斷優化產品性能與系統應用,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節能的照明解決方案。
沃格光電:顯示面板玻璃和顯示器件業務營收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8,998.68 萬元,同比增長14.2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415.49 萬元。報告期內,公司顯示面板相關玻璃精加工和顯示器件產品相關傳統業務營收實現一定幅度增長,并且為盈利狀態。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7,049.99 萬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0,288.55 萬元。
為了確保公司在玻璃基領域的核心技術地位,擴大核心競爭優勢,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投入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包括:玻璃基線路板產品在Mini LED 背光、Micro LED 直顯、新一代通訊射頻器件、CPO 光電共封(光通訊)、大算力芯片的Chiplet 先進封裝等應用開發。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為8,852.48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3.13%。
報告期內,公司各項業務取得較好進展。顯示面板相關玻璃精加工和顯示器件產品相關傳統業務持續穩健發展;成都沃格自主研發玻璃基ECI 技術,為國內首條G8.6 代AMOLED 量產線提供玻璃精加工配套服務,進一步提升公司玻璃精加工業務規模和利潤增長點;江西德虹玻璃基線路板進入批量生產,助力LCD 顯示重回高端市場;湖北通格微穩步推進玻璃基TGV 技術和玻璃基多層互聯GCP 技術從Micro LED 直顯向未來通訊、光通迅、大算力芯片先進封裝等領域應用。
中光學:營收同比降33.28%,聚焦汽車光電等領域謀轉型
報告期內,中光學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6.79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10.18 億元同比下降 33.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 1.20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1353.85 萬元大幅下降 988.4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 - 1.30 億元,同比降幅達 1821.00%。
盡管盈利承壓,公司經營現金流狀況有所改善。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 1.18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 3.42 億元同比改善 65.42%,主要得益于應收賬款管理優化及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地。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總資產為 29.27 億元,較上年末微降 0.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 5.97 億元,較上年末下降 16.55%,主要系本期凈利潤虧損所致。
從業務結構看,公司核心業務展現出差異化韌性。光學元組件板塊實現收入 2.85 億元,占總營收比重提升至 41.88%,雖同比下降 18.07%,但在各業務板塊中降幅最小,成為公司營收的重要支柱。
投影機整機及配件業務受市場環境影響較大,收入 1.25 億元,同比下降 47.60%,占總營收比重降至 18.43%,正推進 1LCD、LCoS 投影產品結構轉型。
光電防務與要地監控業務貢獻收入 1.75 億元,占比 25.71%,體現了公司在特種光學領域的穩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市場收入達 1.09 億元,僅同比下降 5.54%,顯著優于境內市場 36.83% 的降幅,顯示出公司海外市場布局的抗風險能力。
四川長虹:電視業務累計生產約713萬臺,收入約70.54億,同降約2.11%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約567.05億元,同比增長約10.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01億元,同比增加約78.60%。
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漲幅較大,主要因非經常性損益顯著增長,由被投資企業華豐科技公允價值增加引起。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為房地產行業不景氣、海外地區沖突、關稅政策變化、行業內卷加劇等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國內市場強化渠道建設,緊抓政策機會,海外市場大力開拓增量,加大品牌投入,強化物流及售后服務保障。智慧家居業務實現收入約251.24億元,同比增長約12.28%。
報告期內,電視業務累計生產約713萬臺,同比降低約8.7%,累計銷售約717萬臺,實現收入約70.54億元,同比下降約2.11%。冰箱(柜)業務累計生產約417萬臺,同比降低約7.6%,累計銷售約429萬臺,實現收入約47.85億元,同比下降約5.33%。空調業務累計生產約880萬套,同比增長約29.3%,累計銷售約838萬套,實現收入約116.03億元,同比增長約35.49%。洗衣機業務累計生產約104萬臺,同比增長約24.5%,累計銷售約103萬臺,實現收入約9.80億元,同比增長約22.79%。廚衛、小家電業務累計生產約546萬臺,同比降低約21.4%,累計銷售約541萬臺,實現收入約7.02億元,同比下降約6.90%。
報告期內,通用設備制造業務累計銷售約4,759萬臺,同比增長2.9%,實現收入約57.97億元,同比增長約5.08%。ICT綜合服務業務實現收入約197.03億元,同比增長約11.17%。
報告期內,網絡通訊終端業務累計生產約853萬臺,同比上升約12.1%,累計銷售約873萬臺,實現收入約8.17億元,同比增長約9.67%。報告期內,中間產品業務實現收入約16.17億元,同比下降約25.49%。
京東方:半導體顯示業務營收 843.32 億,同增8.10%
報告期內,京東方實現營業收入 1012.78 億元,同比增長 8.45%;歸母凈利潤 32.4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42.15%,核心財務指標均創同期新高,凸顯出高端化轉型戰略的顯著成效,展現出強勁的增長韌性。
在財務表現上,京東方盈利質量持續優化。扣非凈利潤達 22.82 億元,同比增長 41.45%,與凈利潤增速基本持平,表明利潤增長主要來自主營業務,經營根基扎實。截至 6 月末,公司總資產達 4258.01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1329.91 億元,資產負債率 52.27%,同比微降 0.16 個百分點,財務結構保持穩健。盡管毛利率同比微降 1.59 個百分點至 14.41%,但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 1.22 個百分點至 10.37%,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顯著成效。
業務結構方面,京東方 “核心業務壓艙、新興業務增長” 的雙輪驅動格局進一步鞏固。作為核心支柱的半導體顯示器件業務實現營收 843.32 億元,同比增長 8.10%,占總營收比重 83.27%。其中,柔性 OLED 產品出貨量持續增加,大尺寸 TV 面板和高刷游戲顯示器面板穩定供應全球頭部品牌,核心產品市占率保持全球前列。
新興業務中,傳感業務營收同比激增 36.80% 至 2.24 億元;MLED 業務營收 43.47 億元,同比增長 7.76%,其中背光器件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44%,環比增長80%,聚焦TV、車載及電競市場,實現多個品牌客戶導入。
技術創新是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 60.82 億元,同比增長 4.10%,新增專利申請超 4000 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 90%。技術突破亮點紛呈,LCD 領域全球首發最高 2117 PPI VR 顯示產品獲 SID PCA 獎,OLED 領域突破最小尺寸技術并獲客戶量產授權,車載拼接滑卷產品斬獲 CES 創新獎。國內首條第 8.6 代 AMOLED 生產線提前 4 個月完成設備搬入,為中尺寸高端顯示市場布局奠定基礎,彰顯技術轉化能力。
彩虹股份:營收 56.65 億元 高端顯示業務逆勢增長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56.65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4.52 億元,基本每股收益 0.126 元。在行業整體面臨挑戰的背景下,公司通過聚焦高端顯示賽道,實現了大尺寸面板與高世代基板玻璃的結構性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產業韌性。
報告期內,彩虹股份面板業務持續推進產品升級與產能優化。公司完成大尺寸(85+)面板產能提升技改項目,加速推進高刷新率及柔性化產能建設,生產效益顯著提升。其中 65 寸新產品成功實現量產出貨,大尺寸高刷新率、高穿透率機種完成試產驗證,產品技術矩陣不斷豐富。通過聚焦重點品牌客戶深化合作,同時維持梯隊客戶布局,公司構建了穩定的全球化客戶體系,有效抵御市場波動風險。
基板玻璃業務成為重要增長引擎。盡管受市場因素影響 G6 基板玻璃產銷量有所下降,但 G8.5 + 液晶基板玻璃產品產銷量及銷售收入同比保持持續增長。報告顯示,公司已建成的 G8.5 + 產線快速實現量產達產,生產效能大幅提升,產品成功供應京東方、TCL 華星等頭部面板廠商,持續推進進口替代進程。這一突破不僅完善了公司全品種供應能力,更對保障國內新型顯示產業鏈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萊寶高科: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摸屏及車載蓋板玻璃收入增加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14,484.59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748.00 萬元、增長7.06%,主要是本報告期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摸屏全貼合產品及車載蓋板玻璃產品銷售收入增加影響所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180.84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05.83 萬元、下降13.78%,主要是本期公司研發費用支出增加、萊寶顯示MED 項目投產前費用支出增加、公司存款利息收入減少等影響所致。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236.33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8,721.77 萬元,下降84.58%,主要是本報告期銷售回款同比減少、材料采購支出同比增加影響所致,銷售回款減少主要是2025 年第二季度銷售收入增加尚待收款導致經營性應收同比增加19,966.52 萬元,相應減少經營性現金流入;材料采購支出增加主要是采購材料尚未投入使用導致存貨占用資金同比增加8,652.16 萬元,相應增加經營性現金流出。
分產品看,全貼合產品實現銷售收入278,164.86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729.31 萬元;ITO 導電玻璃與TFT-LCD 產品合計實現銷售收入5,439.13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5.77 萬元;彩色濾光片、觸摸屏面板(CTP Sensor)、蓋板玻璃合計實現銷售收入14,240.53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593.67 萬元;一體化電容式觸摸屏(單體)產品實現銷售收入8,340.08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842.88 萬元;一體化計算機(AIO PC)用觸摸屏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31.48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3.19 萬元;中尺寸TFT-LCM實現銷售收入2,834.49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2.75 萬元。
長信科技:營收利潤雙增長 汽車電子業務成增長引擎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60.82 億元,同比增長 8.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18 億元,同比增長 17.84%,呈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為 1.96 億元,同比增幅達 19.67%,盈利質量持續優化。
從盈利能力來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達到 10.32%,較上年同期提升 2.11 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產品結構優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分季度來看,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 1.21 個百分點至 10.88%,盈利能力呈逐季改善趨勢。盡管上半年期間費用率同比上升 0.75 個百分點至 7.05%,但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14.85%,為公司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業務結構方面,公司兩大核心板塊表現亮眼。在汽車電子領域,長信科技持續鞏固龍頭地位,其車載傳感器、顯示模組等關鍵元器件生產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電致變色汽車后視鏡蓋板和 HUD(抬頭顯示)產品實現技術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汽車電子客戶覆蓋日系、歐系、美系、德系等全球主流車商,市場基礎穩固。
消費電子業務方面,公司超薄液晶顯示面板和超薄玻璃蓋板的市場占有率持續上升,與京東方、天馬、LG 等國內外知名客戶保持穩定合作。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柔性 OLED 可穿戴顯示模組業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并積極拓展高端 Notebook、Pad 模組等產品線,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
財務狀況方面,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 4.83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214.8%,現金流狀況顯著改善。截至 6 月末,公司總資產規模達 174.24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4%;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 86.67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2%,資產結構保持穩健。
同興達:營收逆勢增長,凈利潤虧損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94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60%,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2,900.09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1.74%,扣非凈利潤虧損3,473.24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3.71%,液晶顯示模組業務實現營收28.55億元,營收占比59.56%。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LCD、OLED 顯示模組、光學攝像頭模組及半導體先進封測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其中公司傳統基本盤業務為顯示模組、光學攝像頭模組,第二增長曲線為半導體先進封測業務。
子公司日月同芯作為公司半導體先進封測業務載體,正在打造全流程金凸塊制造(GoldBumping)+晶圓測試(CP)+玻璃覆晶封裝(COG)及薄膜覆晶封裝(COF)等完整封測制程,建成月產能2 萬片12 寸全流程GoldBump(金凸塊)生產工廠,同時考慮GoldBump(金凸塊)制程兼容銅鎳金凸塊、厚銅、銅柱凸塊,產品主要應用于顯示驅動IC(含DDIC和TDDI),目前項目正處于產能快速爬坡階段。截至本期末,該項目產出已超月產1 萬片,客戶包括但不限于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愛協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海內外知名優質公司,同時大力組織研發隊伍開展相關先進封測技術的研究及儲備。
天山電子:營收增近三成 車載電子業務成增長引擎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8.56 億元,同比增長 29.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7492.80 萬元,同比增長 15.4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 6931.71 萬元,同比增長 29.86%,呈現出主營業務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基本每股收益為 0.38 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 5.37%,盈利能力保持穩定。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實現同比微升,由上年同期的 20.53% 提升至 20.60%,上升 0.07 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在產品競爭力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盡管受期間費用增加影響,凈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 1.08 個百分點至 8.76%,但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韌性依然凸顯。
車載電子業務成為驅動公司增長的核心引擎。財報顯示,公司在乘用車及兩輪摩托車車載電子產品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訂單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其中,VA+TFT 組合屏、TFT 模組等產品在乘用車儀表、商用卡車儀表、工程機械車儀表及后排娛樂屏等應用市場表現突出,已成功配套比亞迪、東風、長安等知名車企的多款車型,為營收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星星科技:營收激增 65% 虧損大幅收窄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06 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65.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 936.19 萬元,較上年同期的 7205.25 萬元同比大幅收窄 87.97%,經營基本面持續向好。
營收規模的快速擴張成為本期業績最突出的亮點。分季度來看,公司第二季度表現尤為強勁,單季度毛利率達到 11.29%,較上年同期上升 2.61 個百分點,環比第一季度提升 2.55 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毛利率環比改善。這一數據表明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和成本控制措施已初見成效,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恢復。
公司聚焦消費電子與電動兩輪車兩大核心業務板塊。其中,消費電子主營業務涵蓋視窗防護屏、觸控顯示模組、精密結構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產品主要服務于消費電子領域,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及智能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同時應用于車載電子、工業控制、教育電子和醫療器械等領域;電動兩輪車業務則聚焦整車制造,主要通過經銷商實現對終端消費者的產品交付。
華安鑫創:戰略轉型顯成效 智能座艙與低空經濟雙輪驅動
華安鑫創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4.19 億元,雖同比小幅下降 2.62%,但戰略轉型成效顯著,核心業務板塊表現亮眼。其中智能座艙業務實現營收 1.07 億元,同比激增 321.30%,成為公司業務結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
盡管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 3802.09 萬元,同比下降 34.83%,毛利率同比下降 1.94 個百分點至 6.19%,但第二季度凈利率環比上升 4.82 個百分點,顯示出經營層面的積極變化。隨著戰略布局的逐步落地和新增訂單的陸續交付,公司有望在下半年實現業績改善。
報告期內,公司在傳統業務承壓的背景下,持續聚焦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顯示產品方面,極窄邊雙聯屏已實現量產,新一代技術將邊框寬度從 7mm 縮減至 5.5mm,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通過自主研發的軟件渲染算法結合 FPGA 方案與圖像識別技術,在現有硬件基礎上實現了清晰度提升 20%,在 P3 標準下色彩艷麗豐富度達 98%,顯著優化了視覺體驗。
市場開拓方面,公司穩步推進多款存量項目的量產爬坡,成功獲得奇瑞、長城、北汽等重要客戶的多個項目定點,為后續業績增長奠定基礎。研發投入持續加碼,上半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2.08%,一系列技術成果的落地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拓寬了未來發展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前瞻性布局低空經濟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憑借在汽車智能座艙屏顯系統積累的技術經驗,成功獲得國內某頭部 eVTOL 公司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智能座艙多媒體顯示系統的開發與供貨資格。同時,上半年公司順利通過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現航空器顯示系統量產,標志著已具備滿足嚴苛標準的高端制造與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