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主要為算力的傳輸和調度提供高速數據傳輸通道,其市場需求與算力規模呈正相關。在此背景下,兆馳股份旗下光模塊、光器件業務公司兆馳瑞谷再度更新進度條:100G SR4光模塊、10G SR正式批量上市。
而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器件、光模塊業務已實現營收3.09億元,經營狀況逐月改善。此次兩款光模塊產品的批量上市,不僅將為該業務下半年扭虧為盈提供強勢支撐,更成為兆馳股份“產業升級轉型”戰略落地的有力注腳。
三大核心優勢,打造性能與成本的極致平衡
本次批量上市的100G SR4光模塊、10G SR以極致性價比為主要特征。這一優勢的背后,是兆馳瑞谷從規模、工藝到交付的全鏈路能力支撐。
一是大規;杀緝瀯。
以兆馳股份強大的精益智造體系和兆馳瑞谷江西工廠長期積累的生產工藝優化經驗為底座,憑借兆馳瑞谷每月高達900萬只的光器件原材料采購優勢,以及當前TO封裝900萬只/月、光器件650萬只/月、光模塊70萬只/月的產能規模,兆馳瑞谷通過規模效應攤薄單位生產成本,最終實現性能與成本的精準平衡。
同時,公司產品產品可直接兼容主流交換機品牌,客戶無需額外投入適配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性價比與市場競爭力。
二是工藝優勢。
兆馳瑞谷具備TO、OSA、光引擎、光模塊全過程制程能力,公司不僅通過突破耦合工藝瓶頸降低了單個模塊的成本,更以精細化生產保障產品可靠性:
1 依托于工業4.0級自動化生產線,兆馳瑞谷光模塊一致性達99.98%;
2 搭配智能光學校準系統,確保每一個傳輸通道精準對齊,避免信號損耗;
3 百萬級老化測試數據庫的支撐,產品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超30 萬小時。
兆馳瑞谷成功打造了穩定可靠的產品性能。目前100G SR4光模塊、10G SR已成功通過國內外多家頭部通信設備商的嚴格驗證,并在多個數據中心實現大批量、穩定運行。
三是強勁交付能力。
在批量上市的基礎上,兆馳瑞谷基于對市場需求的深度調研,對100G SR4光模塊、10G SR的產能進行了前瞻性的爬坡規劃:
1 10G SR光模塊:當前產能達10萬只,至2025年底將快速提升至30萬只/月;
2 100G SR4光模塊:當前產能將達5萬只,至2025年底將大幅躍升至15萬只/月。
充足的產能規劃保證兆馳瑞谷強勁的交付能力,并以閃電交付的服務贏得客戶的廣泛信賴。
錨定AI算力需求,推動技術迭代
AI大模型訓練刺激算力需求快速增長,拉動配套基礎設施(包括服務器、交換機、光模塊等)的建設需求。其中,光模塊方面,據Lightcounting預測,全球光模塊市場在2024年至2029年間將以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22%的速度增長,至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70億美元。
其中,10G/100G光模塊作為算力傳輸的“基礎鏈路”,市場需求仍然處于上升期。同時,10G/100G光模塊的成熟度較高,因此在這一市場中,具備成本優勢與穩定交付能力的廠商,將更易搶占市場份額。兆馳瑞谷此次10G/100G光模塊批量上市,正是對這一局勢的精準響應。
與此同時,兆馳瑞谷已組建專項研發團隊,組建專項研發團隊重點推進400G/800G光模塊。在產能布局上,公司預計2026年將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靈活調整產品產能,既保障100G以下光模塊的穩定供給,又能快速提升400G/800G光模塊的產出,以技術迭代和彈性產能規劃,既持續夯實自身光通信業務的發展根基,也切實落地兆馳股份“產業升級轉型”的整體戰略。
謀定而后動,深化轉型
10G/100G光模塊的批量上市是兆馳股份二十年來持續創新、以技術提升公司的高科技含量的階段性突破。
回溯過往,2011年,兆馳股份在電視ODM業務穩固時主動破局,切入LED領域并深耕全產業鏈,最終沉淀下創新、高效、智造、精益管理等核心能力;
2023年,基于光技術的可延伸性,兆馳股份收購兆馳瑞谷切入光通信賽道,2024年年底再投10億建設光器件光模塊項目與光芯片項目。目前,兩大項目均穩步推進:
光器件光模塊項目:光器件方面,BOSA器件獲頭部訂單,全年出貨1億顆、市占率40%;光模塊方面,從打入頭部客戶供應鏈,到當前100G SR4光模塊、10G SR批量上市,再到明年400G、800G光模塊產品靈活出貨,兆馳股份穩步推動光模塊產品的發展。2025年上半年,兆馳股份光器件光模塊業務共實現營收3.09億,在半年實現實現立項到商業化落地的跨越。
光芯片項目:項目已經正式通線,且2.5G DFB激光器芯片已在公司自有產線啟動流片,未來鎖定電信、光貓等存量市場50%份額。
與此同時,兆馳股份第一次轉型的核心成果——LED業務持續發力,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03億元,凈利占比首次突破60%。2025年上半年,公司LED業務各環節持續以技術創新推動業務的高端化發展。
兩大新興高科技業務的穩中求進,共同推動著兆馳股份的轉型戰略。未來,兆馳股份將繼續以光技術為紐帶,探索更多化合物半導體應用領域,帶動“產業升級轉型”戰略不斷將藍圖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