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云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88400,證券簡稱:凌云光)舉辦 2025 年半年度投資者關系活動。長盛基金、博時基金、中泰證券、高盛(中國)證券等超 50 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券商及銀行參與,公司董事長姚毅、副董事長王文濤等核心管理團隊及業務負責人出席,就公司業績表現、核心業務進展、技術創新及未來戰略等關鍵問題與投資者深入交流。
上半年業績同比高增 四大因素驅動增長動能
交流活動中,凌云光披露 2025 年上半年核心經營數據: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3.68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增長 25.73%;營業利潤 0.91 億元,同比增幅達 28.12%;歸母凈利潤雖受非營業收入下滑影響,仍實現 10.10% 的同比增長,整體業績呈現 “規模與利潤雙升” 的穩健態勢。
據公司管理層介紹,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四大核心驅動力:其一,機器視覺業務 AI 滲透率持續提升,在消費電子、印刷、新能源、汽車等多行業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擴大,智能化產品與解決方案精準匹配客戶工藝升級需求;其二,JAI 并購整合成效顯著,疊加海外戰略加速推進,公司境外收入同比激增 64%,國際化布局進一步完善;其三,全資子公司元客視界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應用拓展取得突破,為業務增長注入新活力;其四,內部管理提效成果凸顯,銷售、管理、財務 “三費” 費用率增速顯著低于收入增速,盈利水平持續優化。
核心業務多點開花 卡位具身智能與光通信高景氣賽道
在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業務布局方面,凌云光圍繞 “視覺 + AI” 核心能力,在動捕系統、機器視覺、光交換三大高景氣領域展現出清晰的發展路徑。
自研動捕系統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
針對人形機器人研發與制造需求,凌云光自研的光學運動捕捉系統已形成多元化客戶矩陣,涵蓋機器人本體公司、各地具身智能數據采集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人工智能公司等。該系統不僅在機器人運控研發與訓練環節,支持主流高效數據采集方式,更在生產線出廠檢測環節實現突破 —— 通過相機與算法結合,可精準評估機器人整體及關鍵零部件在靜止、運動狀態下的穩定性與一致性,為機器人批量工業制造的可靠性提供關鍵支撐,目前客戶接受度與應用反饋良好。
機器視覺業務錨定 “穩健增長 + 國際化” 雙目標
作為公司基石業務,機器視覺產品已構建 “核心器件 + 可配置視覺系統 + 智能裝備” 的完整產品線,并深度融入 AI 技術,服務于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工業智能制造場景。公司表示,將持續聚焦客戶核心痛點,迭代智能化解決方案,推動業務穩健增長;同時,依托 “視覺 + AI” 技術優勢,加快國際市場拓展,將核心產品推向全球,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此外,在具身智能領域,公司正持續強化 FZMotion 端到端能力,全面覆蓋機器人研發數據采集與訓練、量產質量檢測全流程。
看好 OCS 光交換發展前景 押注壓電陶瓷技術路線
針對 AI 驅動下的網絡帶寬升級需求,凌云光對 OCS 全光交換機的行業前景作出判斷:隨著 AI 智算中心演進,光交換憑借 “全透明、支持平滑升級” 的優勢,將實現數據中心網絡重構,逐步在 Scale-out、Scale-up 等多網絡層級替代傳統電交換機。其中,壓電陶瓷技術路線因 “更穩定可靠、支持大端口應用連接”,較 MEMS 技術路線更具競爭力,其技術優勢將在智算網絡中逐步顯現。目前,谷歌、英偉達等國際科技巨頭已率先應用 OCS 光交換技術,行業產業化進程加速。
錨定 “視覺 + AI” 核心 戰略與創新雙輪驅動未來發展
展望未來,凌云光明確了 “聚焦 AI 時代,深耕智能制造與具身智能” 的戰略方向:在智能制造領域,將以 3D 視覺、多光譜視覺等先進技術結合 AI 算法升級,推出更適配工業 4.0 的視覺系統與智能設備;在具身智能領域,持續以 FZMotion 光學動捕技術服務人形機器人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光通信領域,將前瞻性布局 OCS 全光交換、OIO、PWB 光子引線鍵合等下一代產品,滿足 AI 智算中心對高帶寬、低時延的核心需求。
技術創新層面,公司正通過 “自研 + 投資” 雙路徑深化產業布局:AI 軟算領域,自主打造圖像算法平臺 VisionWARE 與深度學習平臺 F.Brain,可高效率、低成本突破多場景行業技術瓶頸;先進光學成像領域,針對寬視場、高分辨、大景深等客戶痛點,逐步完善產品矩陣。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關鍵技術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機器視覺在多行業的滲透率,鞏固 “視覺 + AI” 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