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1 日,珠海博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975,證券簡稱:博杰股份)接待了古槐資本、天風機械、國泰海通、駿澤投資等機構的調研,公司副總經理劉曉勇、證券事務代表張王均出席接待,帶領投資者參觀產線后圍繞公司核心競爭力、客戶合作、業務布局等關鍵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一、核心競爭力筑牢發展根基,三大優勢支撐行業地位
調研中,博杰股份明確了公司立足行業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其一,優質客戶資源壁壘。公司憑借多年積累,已成功服務蘋果、META、微軟、思科、特斯拉、谷歌、亞馬遜、高通等全球頂尖高科技企業,同時深度合作比亞迪、鴻海集團、廣達集團、仁寶集團等頭部電子產品智能制造商,均已進入客戶 AVL(認可供應商清單),穩固嵌入全球核心供應鏈體系。
其二,技術迭代響應能力。在消費電子、服務器、被動元器件三大領域,公司沉淀了扎實的技術儲備,能夠緊密跟隨大客戶產品的技術升級節奏,及時匹配測試、生產設備需求。
其三,高效運營管理體系。公司構建了自主化管理系統,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在保障產品高質量的同時實現快速交付,為客戶合作提供穩定保障。
二、深耕大客戶合作二十載,全球化布局匹配產業鏈需求
談及與大客戶的合作歷程,博杰股份透露,作為珠海本土成長的 ICT(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企業,公司創始人之一付林先生為 ICT 領域專家,早在 2005 年便開啟與戴爾、惠普在電腦主板 ICT 測試的合作;依托初期合作信任,逐步拓展至 IBM、思科的交換機測試領域,后續進一步延伸至微軟、蘋果等核心客戶陣營。
為持續鞏固合作粘性,公司圍繞客戶需求不斷拓展能力邊界 —— 從 ICT 測試逐步延伸至多品類設備服務,同時針對客戶全球化產業鏈布局,在越南、墨西哥、美國設立生產基地,精準匹配當地產能需求,保障合作穩定性。
三、多業務領域協同發力,打開增長空間
(一)MLCC 與半導體設備:聚焦高端制造自主可控,百億級市場待開拓
公司當前標準化產品主要集中于 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與半導體領域,包括 MLCC 六面體外觀檢測設備、測包機、高速測試機、疊層機(被譽為 “MLCC 制程皇冠明珠”)及半導體劃片機。
據介紹,隨著電子產品復雜度、精密度提升,疊加國內 MLCC 供應市場占比持續擴大,下游設備需求快速增長,預計該領域每年將有百億級別市場空間;半導體領域,公司通過投資控股博捷芯布局劃片機業務,博捷芯作為獨立子公司運營,公司明確其 “上億營收規模” 的發展目標,并將持續賦能助力其成長。
(二)消費電子:業務規模持平,占比隨多元布局下降
針對核心客戶 A 客戶(市場普遍指向蘋果),公司主要提供射頻、聲學、功能測試等設備。對于 2025 年消費電子業務展望,公司表示,板塊營收預計與 2024 年持平,但隨著半導體、汽車電子等新業務增量釋放,消費電子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將有所下降。
(三)AI 眼鏡:M 客戶千萬級需求落地,國內客戶對接中
在新興的 AI 眼鏡領域,公司已向 M 客戶(市場指向 Meta)交付多條生產線,對應千萬級別 AI 眼鏡的設備需求;同時,公司正積極對接國內 AI 眼鏡客戶,目前處于前期溝通階段,尚未形成訂單。
(四)汽車電子:聚焦增量市場,歐洲客戶合作毛利率可觀
公司將汽車電子業務重心放在 “市場增量” 與 “技術匹配” 方向,當前已對接歐洲客戶,盡管該類客戶對產品、技術的工程師能力要求較高,綜合成本偏高,但業務毛利率水平處于較好區間。此外,公司直接向 T 客戶(市場指向特斯拉)發貨,同時已向其送樣麥克風、聲學領域檢測設備,推進合作深化。
(五)IMU 傳感器測試:小批量交付落地,合作始于 2024 年
關于 T 客戶 IMU 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測試需求,公司透露自 2024 年起已啟動對接,目前 IMU 傳感器測試設備已實現小批量交付,后續將根據客戶需求進一步推進產能匹配。
四、子公司分工明確,聚焦細分賽道協同發展
為優化業務布局,公司三家子公司形成清晰分工:
奧德維:聚焦 MLCC 領域,目前已推出 4 款核心設備,覆蓋外觀檢測、測試、生產關鍵環節;
珠海博韜:專注 AOI(自動光學檢測)機器視覺缺陷檢測,主要服務 A 客戶產品零部件檢測(如手機玻璃蓋板、可穿戴設備外觀缺陷檢測),同時積極拓展其他客戶零部件檢測需求;
蘇州博坤:作為公司在華東地區的生產制造基地,產品類別與珠海總部一致,重點服務華東地區新能源汽車客戶的生產制造需求。
五、研發優化與戰略轉型穩步推進,技術儲備支撐長期發展
針對 2024 年研發人員減少的問題,公司解釋稱,前幾年市場趨勢未明確時,公司通過多品類設備研發探索方向;隨著產業趨勢清晰,公司退出部分非核心業務產品,同步優化研發項目,聚焦核心賽道。
在 “從設備供應商向零部件供應商” 的戰略轉型上,公司目前仍處于與客戶對接階段,從研發到產品落地需經歷多階段流程;技術能力方面,公司在設備研發中為降本已實現多類零部件自研,儲備了扎實的零部件技術,同時不排除通過外部技術合作加速推進;當前核心挑戰集中于研發端,需確保產品(如微流道設計與生產)獲得客戶認可。
六、理性規劃投融資,保障可持續發展
關于再融資需求,博杰股份表示,投融資是企業擴張、資源整合與戰略升級的重要手段,公司將在夯實業務基本盤的基礎上,結合戰略發展規劃,合理運用資本市場工具,推動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