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手機能否續演正弦曲線的神話之二
這些因素必然導致,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國際巨頭回過味來,開始開拓普及市場和細分消費市場的時候,無論是品牌號召力、技術積累和資金支持都處于下風的國內手機企業必然兵敗滑鐵盧。一同遭遇市場冰川期的還有松下、日電NEC這樣的日系企業。
“2005年,我們的產品戰略就是在中高端市場上加大投入,以不斷創新的產品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未來,松下將繼續調整全球重心、匯集資源、開發中國市場。”松下的表態雖然壯志成城,但是國內分析認為,松下05年的首要人物是清理庫存和繼續渠道挖掘擴大銷量——至于改變戰略方針,只不過是排在第三位的事情。
早在04年,松下就已經停止了在美國——全球最大手機市場的產品銷售。與國的主要客戶 AT&T(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分手,不僅沒有拯救松下的全球業務,反而成為,松下手機軍團全球潰敗的開始。“未來,松下將繼續調整全球重心、匯集資源、開發中國市場”,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出松下手機全球敗局已定的事實。05年松下中國手機業務僅有的十幾款新機,已經和同業者相比少的可憐,還有什么能夠拯救松下手機呢?即05-06財年松下手機虧損超過6億圓人民幣后,06年年初,松下手機傳出即將停產GSM手機產品的新聞,不禁另業界猜想松下是否會完全放棄手機業務。雖然以后的事實證明,這僅是一個傳聞,但是通過松下在其后的表態中只是強調不會放棄手機業務,未來的重心在3G手機的表態,已然可以看出,松下手機的高管曾經在放棄GSM業務的邊緣徘徊過。
考驗松下手機的另一個困難是質量風波。2006年7月,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通信器材市場監測結果顯示松下Panasonic中文雙頻移動電話機存在質量不合格現象,被責令停止銷售。之后,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公關部主任王舸發言稱:“工商局判定松下中文雙頻移動電話機通話效果差,靜電放電抗擾度,功率等指標不達標準,我們已就此事與其取得了聯系,目前此事尚在溝通中,處理結果將于明后天公布。”
這樣的質量檢測報告無疑對水深火熱中的松下手機是一個重磅炸彈。另據經銷商透漏,雖然松下2G、2.5G GSM手機并沒有完全停產,但是僅僅是接受訂單業務,無論是業務規模還是業務利潤都下滑到了最低水平。甚至只是維持生產線運轉,談不上利潤可言。06年對于05年還充滿主攻國內市場的松下絕對已經滑到了低谷。
而松下眼中的未來業務:3G手機的春天并未在07年出現。雖然全球手機市場的3G手機獲得了不錯的增長,但是主要業務集中在國內的松下,并未獲得春風的祝福。一再延期發布的國內市場3G牌照,另松下的既定戰略不得不一次次的延后。而另一方面,在3G 的技術積累上松下并沒有優勢。即便和國內同業者相比,松下也處于劣勢。因此,分析也指出一再延后發放的3G牌照,對松下未必全是壞消息。但是,至少目前還看不到國內市場3G給松下帶來任何的機遇。
07年的松下手機,似乎在醞釀異常卷土重來的風暴。不斷新品的推出和宣傳攻勢已經從年初殺到了年底。但是,在國內手機企業紛紛面臨困境、市場競爭已經到了最激烈的程度,十幾家企業在生存線上掙扎的現實,曾經走失的松下手機憑什么贏來下一個正弦波的波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