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各品牌紛紛尋求業務多元化以突破增長瓶頸。作為以智能掃地機器人起家的品牌,追覓科技近期被曝出正組建專業團隊,計劃大舉進軍電視和顯示器及投影市場,這一動作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
消息顯示,追覓的顯示器團隊已基本組建完成。網傳其核心成員主要來自老牌電視廠商創維,包括原本負責線上型號的產品經理、畫質算法工程師以及供應鏈負責人等關鍵崗位人員。為吸引這些行業資深人才,追覓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1.5-2倍年薪外加期權包,這種"重金挖角"的策略顯示出其進軍顯示領域的決心。
同時,追覓還在招兵買馬,筆者從招聘平臺了解到,追覓在招聘包括系統工程師、資深畫質開發、產品經理、銷售、營銷等崗位,涉及電視、顯示器、投影等等,其中“資深畫質開發”崗位任職要求擁有5年以上TV,顯示器,投影等顯示類產品的畫質開發工作經驗;“系統工程師”崗位任職要求具有電視機或其周邊產品(投影儀、音響、顯示屏)等產品經驗者優先,有大公司任職經歷者優先。地域選擇有深圳/青島/蘇州等等,眾所周知深圳青島是創維、TCL、光峰、海信等電視、投影顯示頭部企業所在地。
追覓進入顯示行業并非偶然
從技術層面而言,電視、顯示器、投影和音響等產品已經歷了長期的技術迭代和市場驗證。以顯示技術為例,OLED、Mini LED等技術已趨于成熟,4K甚至8K分辨率成為市場標配。投影技術方面,激光投影和超短焦技術等普及使得家庭影院的搭建更加便捷。這些技術的成熟為追覓提供了現成的解決方案,使其無需從零開始研發,而是可以通過供應鏈整合和技術合作快速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市場方面,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電視、顯示器、投影等影音設備占據重要份額。追覓選擇此時切入這一市場,既避免了早期技術不成熟的高風險,又能借助市場教育完成的紅利,降低用戶接受新品牌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單一產品,而是更看重多設備間的協同體驗,這為追覓構建生態體系提供了有利條件。
還有渠道優勢,作為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知名品牌,追覓已建立起覆蓋線上線下的完善銷售網絡。線上方面,其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擁有官方旗艦店;線下則通過家電連鎖、專賣店等渠道觸達消費者。這種現成的渠道資源可以大幅降低新品類推廣的邊際成本。更重要的是,智能掃地機器人的用戶群體與影音設備的目標客群存在高度重合——多為追求生活品質的中高收入家庭。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和數據分析,追覓能夠實現跨品類的精準營銷。
2025年第三批690億元國補正在下發,"買電視直降10%"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流量密碼。顯然,追覓希望借助政策東風快速打開市場。業內人士預測,其首款顯示器、電視、投影產品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面市,將采取典型的"線上屠榜"打法:產品全部在京東、天貓平臺首發,配置上直接拉滿4K 144Hz、MiniLED、HDMI 2.1等高端參數。
行業現狀
一方面液晶面板價格持續波動,給整機廠商的成本控制帶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消費者換機意愿降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追覓要實現破局并非易事。首要難題是如何突破頭部品牌多年構筑的渠道和供應鏈壁壘。海信、TCL、小米等傳統廠商不僅擁有完善的線下銷售網絡,更在面板采購、生產制造等環節建立了規模優勢。作為新入局者,追覓需要付出更高成本才能獲得同等級別的供應鏈支持。
目前市場上同質化競爭嚴重,各大品牌都在比拼屏幕參數、刷新率、亮度等硬件指標。追覓若想在紅海中脫穎而出,必須在軟件算法、智能交互等方面實現突破。其掃地機器人產品積累的AI視覺技術或許可以遷移到電視場景,比如通過攝像頭實現手勢控制、體感游戲等創新功能。此外,如何與現有的智能家居生態打通,打造無縫連接的全屋智能體驗,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顯示行業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和市場推廣,持續的高投入必不可少,追覓能否堅持長期主義將直接影響其最終成敗。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5年Mini LED電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全球Mini LED電視出貨量預計達1290萬臺,同比激增67%,市場滲透率提升至6.6%。值得注意的是,海信、TCL、小米三大中國品牌以62%的合計市占率領跑市場,展現出中國制造在高端顯示領域的技術實力。智能投影方面,極米、當貝、堅果、Vidda等品牌牢牢把控頭部地位,因此追覓想在這些固有市場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后記:追覓拓展電視、顯示器、投影、音響等品類的戰略方向值得肯定。追覓發揮現有渠道優勢,聚焦用戶體驗而非單一產品功能,同時如果在品控、價格、營銷等方面做到精準平衡,追覓有望實現從智能清潔到全屋智能的跨越。進入顯示行業,構建開放的生態體系而非封閉的產品矩陣至關重要,才能贏得用戶的長期認可,在激烈的智能家居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