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等離子退市成為一種擔憂
國內市場,另一家國際彩電巨頭,飛利浦在今年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并沒有展出任何針對國內市場的等離子電視新品。籍此業界紛紛猜測飛利浦對國內等離子市場的態度。而飛利浦消費電子(中國)彩電事業部總經理陸耀給出了“飛利浦沒有退出等離子市場”但是“基本退出中國市場”的解釋。陸耀稱,飛利浦不在中國生產并銷售等離子電視的原因是“中國市場90%都做液晶電視,并且消費者更喜歡液晶電視”。
目前國內市場對等離子產品依然在進行大規模投入的企業只有日立、松下、長虹、海信以及三星、LG等幾家企業。其中尤數前四家投入力量最大。另一方面,索尼、東芝等傳統的彩電巨頭已經在全球市場放棄了等離子電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這與松下單獨押寶等離子市場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
松下作為一家躋身世界制造業五百強企業前列的巨頭公司,也是最早投資國內市場的日系企業之一,擁有著豐富的消費電子、電器產品。包括電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電飯煲、吸塵器、微波爐、盒式收錄機、VTR、DVD播放機、電話機等——幾乎所有家電與AV設備都實現了國內本地生產。但是伴隨著松下家電事業在國內擴張步伐的不僅有幾乎最全面的產品線,也包含著最多的“退市”風波。今年第二季度,即07-08財年第一季度,松下全球等離子業務營收首次出現1%的負增長。同時國內市場份額也在持續下降。據業界專家表示,消費電子產品,一旦一個技術類型下降至市場份額只占有5%以下,那么該類型產品即將面臨告別大眾市場的命運,而一個品牌某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低于5%則也是一個危險的退市警告。目前國內平板彩電市場,等離子的市場占有情況,銷售數量是1.4%,銷售金額不足8%。同時松下在國內彩電市場的銷售數量所占比例也處于危險的境地。
松下旗下,那些曾在國內曾經紅極一時的產品已經漸成神話。包括冰箱、微波爐、手機、熱水器等等產品,都已經在淡出消費者的視野。無論官方還是第三方,幾乎每年都能聽聞松下旗下部分種類產品退市的消息。正是這種對國內市場的水土不服,不僅加強了松下等離子會何去何從的思考。松下的“退市風波”接下來會在哪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