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顯示與半導體科技領域掀起波瀾,豪威集成電路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前韋爾股份)、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視源股份)以及凌云光參股公司長春長光辰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光辰芯)四家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企業,相繼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此次四家企業的港股上市申請,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關鍵里程碑,也標志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半導體、顯示技術、智能交互等領域的自主創新進入新階段,更預示著相關行業格局即將迎來重大變革。
豪威集團:顯示技術先鋒,港股征程開啟
豪威集成電路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7 年在上海成立,2017 年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3501.SH),2023 年進一步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逐步構建起國際化資本布局。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深耕半導體設計領域,通過技術創新與戰略整合,成長為全球前十大 Fabless 半導體設計企業。如今,豪威集團再次邁出關鍵一步,于 2025 年 6 月27日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發行 H 股并登陸主板,瑞銀、中金公司等擔任聯席保薦人。這一舉措不僅是其資本戰略的重要布局,更標志著中國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中邁向新高度。
豪威集團以圖像傳感器為核心,構建起圖像傳感器、顯示解決方案及模擬半導體三大業務支柱,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汽車電子、醫療影像、安防監控等領域。其中,圖像傳感器業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按 2024 年收入計算,豪威集團位列全球第三大 CIS(CMOS 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且以 32.9% 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汽車 CIS 市場頭把交椅。
在智能手機領域,公司推出的旗艦產品 OV50X 搭載 LOFIC 技術,實現全場景單次曝光 HDR 成像,2024 年在智能手機 CIS 市場占據 10.5% 的份額;汽車電子板塊,豪威集團的產品全面覆蓋 ADAS 前向攝像頭、駕駛員監控系統(DMS)、環視攝像頭等,與高通 Snapdragon Ride™平臺深度集成,充分受益于全球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此外,公司還積極布局新興領域,如用于 AR - HUD 的 LCOS 產品、一次性醫療成像模塊 CameraCubeChip®,并成立機器視覺部門,搶占工業自動化、物流掃描等藍海市場。
顯示與模擬解決方案業務同樣表現亮眼。顯示解決方案涵蓋 LCD - TDDI、OLED DDIC 等產品,服務于智能手機、PC 及汽車顯示;模擬解決方案以 PMIC 為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工業等領域,為公司營收增長提供新動能。
近年來,豪威集團財務表現持續向好,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2022 - 2024 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 200.4 億元、209.8 億元及 257.1 億元,2024 年同比增長 22.5%;凈利潤從 2022 年的 9.51 億元大幅躍升至 2024 年的 32.79 億元,凈利率從 4.7% 提升至 12.8%,毛利率也從 2022 年的 23.7% 穩步提升至 2024 年的 28.2%。這組數據背后,是公司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成本優化策略以及市場份額擴大的綜合成果。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 101.53 億元,流動資產凈值 142 億元,堅實的財務基礎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長期以來,豪威集團專注于半導體顯示技術研發,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顯示等多個領域。以智能手機攝像頭芯片為例,豪威集團憑借先進的像素技術,大幅提升了圖像傳感器的感光度和分辨率,為手機拍攝畫質的提升提供了堅實保障。在市場拓展方面,豪威集團與全球多家知名手機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市場份額逐年攀升。
此次港股上市將進一步強化其資本實力,計劃募資用于研發車規級高動態范圍(HDR)傳感器、低功耗全局快門技術,以及布局 AI 眼鏡等新興市場。其在 A 股已上市的背景下選擇二次上市,不僅能擴大國際投資者基礎,還能通過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優勢加速技術商業化,尤其在自動駕駛和工業視覺領域與索尼、三星形成直接競爭。
云英谷:顯示芯片獨角獸,港股尋突破
云英谷作為國內顯示驅動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6 月 26 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云英谷科技自 2012 年成立以來,專注于顯示驅動芯片及電路板卡的研發。公司總部設在深圳,并在上海、北京、昆山、香港等地設有研發中心,采用 Fabless 業務模式,通過與核心行業合作伙伴如晶圓代工廠、OSAT 公司及顯示面板制造商的戰略合作,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
自成立以來,云英谷科技已完成十余輪融資。投資方涵蓋華為哈勃、小米集團、高通、京東方、維信諾等,同時也吸引了紅杉資本、基石資本、啟明創投、國開科創等機構的支持。2024 年 4 月,云英谷以 85 億元的估值入選《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排名第 976 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份,A股上市公司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告稱其擬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權,但因雙方未能就本次交易對價等商業條款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而終止。
云英谷科技目前主要提供兩類產品: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主要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Micro OLED 背板及驅動芯片,主要用于支持 AR/VR 的頭戴式設備。公司已掌握軟硬一體全棧自研顯示驅動技術,涵蓋了顯示驅動芯片設計、驅動補償算法開發、像素補償電路布局三大關鍵技術環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以 2024 年銷售量計算,云英谷是中國大陸第一大、全球第五大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廠商。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云英谷科技的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已向全球多家頭部智能手機品牌廠商量產出貨,應用于超 10 個產品系列,這些品牌廠商合計占全球市場份額四分之一以上。公司是中國大陸首家通過品牌公司認證且唯一對品牌公司累計銷量超千萬顆的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企業,2024 年銷售量超 5,000 萬顆,其在全球所有智能手機品牌的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供貨份額由 2022 年的 1.2% 上升至 2024 年的 4.0%。2022 年至 2024 年,云英谷的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銷售量分別約為 1410 萬顆、3230 萬顆和 5140 萬顆,復合年增長率為 71.3%。
財務數據顯示,云英谷科技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實現收入持續增長,分別達到 5.51 億元、7.20 億元和 8.91 億元人民幣,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2024 年該業務貢獻收入 8.16 億元,占總收入的 91.6%,較 2023 年的 6.01 億元(占比 83.5%)和 2022 年的 3.61 億元(占比 65.5%)大幅提升。2024 年 Micro OLED 顯示背板與驅動收入為 7504 萬元,占總收入的 8.4%,低于 2023 年的 1.19 億元和 2022 年的 1.89 億元。然而,公司同期凈虧損規模也逐年擴大,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的凈虧損分別為 1.24 億元、2.32 億元及 3.09 億元。公司的毛利率也從 2022 年的 31.9% 大幅下降至 2024 年的 2.5%。
作為明星獨角獸企業,云英谷在《2024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估值達 85 億元。此前,云英谷曾于 2023 年 1 月進行上市輔導備案,并在 2024 年 9 月完成 F 輪融資。此次轉道港股上市,云英谷有望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優化資金結構,加速產品研發與市場拓展,實現業績扭虧為盈,在全球顯示驅動芯片市場搶占更大份額。
云英谷在招股書中表示,IPO 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支持 AMOLED TDDI 芯片的研發和優化以及拓展其應用場景;支持 Micro-OLED 和 Micro-LED 顯示驅動背板的研發和優化,目標覆蓋智能手機、VR/AR 設備及車載顯示等場景;戰略投資或收購,以把握未來發展機遇;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云英谷此前因盈利問題 A 股 IPO 折戟,此次港股上市若成功,將借助香港資本平臺解決資金缺口,并依托華為、小米等戰略投資者的資源加速技術迭代,打破三星、聯詠的壟斷格局。
視源股份:智能交互領航者,港股再起航
6 月 17 日,視源股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開啟港股上市征程。視源股份從液晶顯示主控板卡業務起步,逐步發展成為智能控制技術專家和全球領先的商用顯示設備企業之一。公司業務已拓展至白色家電、汽車、儲能及機器人部件等多元場景的智能控制部件領域,并構建起涵蓋智能終端與特定場景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
在教育領域,視源股份旗下希沃(seewo)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優勢顯著。該產品具備 4K 超高清顯示、高精度觸控功能,搭載的智能教學系統擁有海量課件資源和豐富的互動教學工具,可實現分組討論、實時答題、投屏展示等高效互動功能,極大提升了教學趣味性與效率。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 年希沃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以 17.5% 的市場份額(按營收計算)領跑全球市場。
在企業服務領域,MAXHUB 品牌會議交互智能平板同樣表現出色,集高清顯示、無線投屏、遠程視頻會議、智能書寫等功能于一體,支持多人同時書寫、批注,結合智能會議管理軟件,有效提高了會議組織、記錄、分享效率,優化企業辦公流程,以 9.9% 的市場份額(按營收計算)位居全球第二。此外,視源股份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以 23.8% 的市場份額(按出貨量計算)位居全球首位。
視源股份構建了 “三院一站” 的強大研發架構,中央研究院專注軟件應用開發,中央工程院和創新設計院分別在材料與產品層面創新研發,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端科研人才。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專利申請量突破 1.5 萬件,累計獲取授權專利超 11000 件,參與發布行業相關國家標準 15 項,行業標準 15 項,團體標準超 80 項 。持續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確保公司在音視頻技術、信號處理、人機交互等底層技術上不斷突破。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視源股份已在全球設立 6 個海外子公司、22 個國家本地化團隊,累計服務國家和地區超 140 個,通過本地化運營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針對性優化產品。
視源股份在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希沃)和會議平板(MAXHUB)市場分別以 17.5% 和 9.9% 的份額位居全球前列。其港股募資將用于端側大模型研發、多模態感知算法優化,以及海外市場拓展,計劃三年內將海外營收占比從 2024 年的 28% 提升至 40%。通過香港市場的國際化背書,視源股份可更便捷地獲取海外技術合作資源,同時利用資本優勢并購細分領域標的,完善智能控制部件在白電、儲能及機器人等場景的布局。
此次赴港上市,視源股份將借助香港資本市場的廣闊平臺,進一步加大全球市場品牌推廣、渠道建設和研發投入力度,加速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全球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
長光辰芯:工業成像龍頭,港股謀新篇
長光辰芯專注于高性能 CMOS 圖像傳感器(CIS)的研發、設計與銷售,采用無晶圓廠(Fabless)運營模式,整合全球優勢資源。6 月 19 日,公司向香港聯交所遞交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并刊登申請資料。此前,長光辰芯曾謀求科創板 IPO,但今年 1 月 7 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因公司及其保薦人國泰君安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終止。A股上市公司凌云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長光辰芯10.22%的股份。
在技術與產品方面,長光辰芯成果斐然。產品覆蓋九大系列超 50 款標準產品,具備高分辨率、高靈敏度、低噪聲等卓越性能,廣泛應用于工業成像、科學成像、專業影像和醫療影像等高端領域。在工業成像領域,GMAX3210 面陣 CMOS 圖像傳感器像素高達 3200 萬,像素尺寸 3.45μm,幀率可達 12fps,適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產線上的高精度檢測,能快速、精準識別產品表面缺陷、尺寸偏差等問題。GSENSE4000 線陣 CMOS 圖像傳感器像素為 4096,像素尺寸 5μm,最高行頻達 74kHz,在印刷、紡織等行業在線檢測中表現出色。在科學成像領域,產品助力天文學家捕捉宇宙微弱光線信號,幫助生命科學研究人員清晰呈現細胞結構等微觀細節。醫療成像產品同樣表現卓越,如用于數字 X 射線成像的 C9100 圖像傳感器,在低劑量 X 射線條件下可獲取清晰圖像,降低患者輻射劑量。
市場表現上,長光辰芯成績優異。據第三方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 2024 年工業成像收入計,長光辰芯位列全球 CIS 企業第三,中國市場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15.2%;在科學成像領域,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全球市占率達 16.3%。其 8K 超高清 CMOS 芯片已實現量產并應用于專業影視設備。
財務數據顯示,2022 - 2024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6.044 億元、6.048 億元和 6.730 億元。2024 年較 2023 年增長 11.3%,定制傳感器解決方案收入大幅增長 64.9% 至 1.622 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從 16.3% 提升至 24.1%,但核心產品高性能 CMOS 圖像傳感器收入在 2023 年同比下滑 9.8%,2024 年基本持平。公司 2022 年凈虧損 8410 萬元,2023 年實現凈利潤 1.698 億元,2024 年進一步增長至 1.970 億元。不過,剔除股份支付影響的經調整凈利潤增速從 2023 年的 - 24%(較 2022 年)回升至 2024 年的 11.9%,增速低于收入增長幅度。報告期內綜合毛利率從 2022 年的 76.2% 連續降至 2024 年的 59.0%。
長光辰芯此次上市募資將用于擴大機器視覺芯片產能,研發更高分辨率(如 12K)和更低噪聲(<1e - 讀出噪聲)的傳感器,目標覆蓋半導體檢測、醫療影像等高端市場。其技術突破有望打破索尼、安森美的壟斷,推動國產高端 CIS 在工業自動化和科學儀器領域的滲透率從 2024 年的 15% 提升至 2027 年的 30%
四企上市:行業變革的催化劑
豪威集團、云英谷、視源股份和長光辰芯四家企業同時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這一事件在半導體、顯示技術、智能產品等相關行業以及資本市場引發強烈反響,將產生多方面深遠影響。
在行業層面,四家企業上市后將獲得充裕資金,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推動行業技術水平整體提升。豪威集團在半導體顯示技術、云英谷在顯示驅動芯片技術、視源股份在智能交互技術、長光辰芯在高性能圖像傳感器技術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將引領行業向更高精尖方向發展,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迭代更新。同時,企業上市后規模擴張和市場競爭加劇,將促使行業內其他企業積極提升競爭力,優化產業資源配置,推動行業整體格局優化升級,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競爭充分的行業生態。
圖像傳感器(CIS):豪威集團和光辰芯微的上市將推動汽車、工業、科學成像等領域的 CIS 技術升級。例如,豪威的車載 CIS 已支持 L4 級自動駕駛,而光辰芯微的科學級 CIS 精度達到 16bit ADC,可滿足量子計算實驗需求。這將加速國產替代,預計 2027 年中國 CIS 市場國產化率將從 2024 年的 35% 提升至 50%。
顯示驅動芯片:云英谷的 AMOLED 驅動芯片已導入華為、小米等品牌,其 Micro OLED 芯片像素密度達 5644 PPI,支撐消費級 VR 設備的普及。隨著其港股上市后產能擴張,預計 2027 年中國大陸 AMOLED 驅動芯片全球市場份額將從 4.0% 提升至 10%,逐步替代三星 LSI 和聯詠科技。
教育與企業智能交互設備領域,視源股份的上市將加速智能交互設備的全球化滲透。其希沃教學大模型已實現課堂實時分析,而 MAXHUB 的智能會議系統支持多模態交互(語音、手勢、書寫)。通過港股募資,視源股份計劃在海外市場復制 “硬件 + 軟件 + 服務” 模式,預計 2027 年全球教育交互平板市場規模將突破 150 億美元,其市占率有望從 17.5% 提升至 25%。
VR/AR 與自動駕駛等新興應用領域,云英谷的 Micro OLED 芯片和豪威集團的汽車 CIS 形成技術協同。例如,云英谷的 0.49 英寸 120Hz Micro OLED 芯片可用于車載 HUD(抬頭顯示),而豪威的 CIS 可實現車內駕駛員監控,兩者結合將推動智能座艙的沉浸式體驗升級。此外,光辰芯微的機器視覺芯片可用于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校準,其 8K 傳感器已與大疆合作開發車載攝像系統。
在全球市場競爭格局方面,四家企業上市將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與競爭力。隨著它們在全球市場的拓展和影響力提升,將有力推動中國相關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改變全球產業競爭格局。豪威集團、云英谷等企業在半導體顯示及芯片領域的發展,有望打破國際巨頭在相關領域的壟斷局面,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多樣化產品選擇,促進全球產業協同發展與創新。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四家企業上市豐富了香港資本市場投資標的,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參與優質企業成長、分享行業發展紅利的機會。它們在各自領域的領先地位和良好發展前景,吸引眾多投資者目光,有望提升資本市場相關板塊活躍度。企業上市后規范的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機制,也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透明度與規范性,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港交所 “科企專線” 政策允許特專科技公司保密遞表,降低了云英谷、光辰芯微等企業的上市門檻。此次四家企業集中上市,將提升港股科技板塊的整體估值(當前港股科技股 PE 為 22 倍,低于 A 股的 35 倍),吸引更多半導體、顯示技術企業赴港融資,形成類似納斯達克的科技企業集群。預計 2025 年港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比將從 18% 提升至 25%,成為全球第二大科技股上市地。
結語:豪威集團、云英谷、視源股份和長光辰芯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是它們在全球化戰略布局中的重要里程碑。通過登陸港股市場,四家企業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資源支持,加速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綜合競爭力。這不僅對企業自身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也將對相關行業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繁榮產生深遠影響。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這四家企業的上市舉措值得持續關注,它們有望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創造更多輝煌,為推動行業進步和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