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機會
“過去的電視產業發展,是硬件技術帶動產品研發,進而推動市場,但智能電視時代將是應用引領市場!苯萱趧P公司中國區市場總監周群覺得“這是歷史的機遇”。
事實上,國內電視廠商早在5年前即已開始研發基于Linux的互聯網電視機,但在這一次智能電視熱潮前,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谷歌Android平臺——TCL于今年8月推出了基于谷歌Android二次開發的智能云電視,同樣在8月推出智能電視的,還包括海信、創維、長虹、康佳、海爾等,他們全部與谷歌Android兼容,開發投入在數千萬元,用TCL集團研究院副院長梁鐵航的話說,“可以實現Google TV的所有功能。”
市場對此反應強烈。奧維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市場自2011年8月起呈現出強勁增長,銷量13.9萬臺,環比增長11.1%,銷量滲透率10.4%。而在2011年下半年,智能電視行業將加速發展,到年底在液晶電視中的滲透率預計會達到18.82%,全年總規模將達到329萬臺。
看上去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切入時機。谷歌在去年5月即聯合三星、索尼等推出基于Android的Google TV平臺,但一年多過去,由于遭到五大電視制作機構封殺,統計數據顯示該平臺在北美的市場份額至今仍不足1%。不過一年來谷歌在智能手機上的高歌猛進,反過來也給了Google TV更多籌碼,令后者不再尷尬。
按照拓璞產業研究所的預測,到2012年,所有的TV出貨量中將有20%是Smart TV。未來智能將出現三大陣營:擁有全產業鏈優勢的三星自成一體;Google TV陣營,包括索尼、Vizio以及中國的海信、TCL和康佳;另外一個陣營是基于HTML5、CE-HTML和HbbTV平臺的LG電子、夏普和飛利浦。
但選擇谷歌陣營,也不可避免地必須面對Google TV的最大痛腳:10月以來,谷歌在智能電視領域的兩個最大硬件合作伙伴,一度希望“裝入8000萬臺智能電視”的英特爾和巨虧1億美元的羅技相繼宣布退出智能電視領域,盡管羅技后來又表示出觀望態度,但形勢并不容樂觀。
美國Envisioneering集團總監Richard Doherty認為,這一壞消息真正的受害者是“超過20家中國OEM廠商,它們都期望搭上Google TV的順風車,已經在與美國以及全球的零售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