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的發展潛力
在LED和3D電視方面,李東生表示,“將發布全系列的LED背光液晶新品,并突出3D影像功能,預計到年底目標銷售80萬—100萬臺LED背光液晶電視,形成約60個LED背光源的產品陣營,占全部產品30%左右,與市場平均水平相當。”
顯然,在穩步發力LED產品的過程中,多年前已經在3D顯示技術上取得了雄厚積累的TCL,顯然不愿意只走“獨木橋”,而是要更多地通過產品的復合化,來搶奪未來更大的市場商機。
實際上,TCL是國內最早推出可直接用裸眼觀看的3D電視企業,此前TCL3D電視已經出現在廣州、深圳等地的飛機場等商業場所。而早在今年初,TCL在香港發布家庭互聯網戰略升級時,還推出了國內首臺3D互聯網電視。
日前,TCL兩大類3D互聯網電視已在全國主要城市上市銷售,全國統一價格:“偏振光式”3D互聯網電視65英寸P10為29999元,“快門式”3D互聯網電視55英寸X11不足2萬元。目前,TCL在3D產品上已實現對偏振光、快門、裸眼的三大核心技術產品的市場應用。
今年6月,TCL已開發出國內首款基于Android平臺的智能電視,這不僅將對現有的互聯網電視實現了技術升級,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配合3D顯示技術,這種開放式、個性化的互聯網電視可能會一掃之前的低迷,成為市場新亮點。
王欽則認為,“3D電視的普及與推廣,不是內容的問題,也不是標準的問題,而是時間和消費者觀念的問題。更了解中國本土消費者以及更善于利用社會資源撬動產業升級的國內企業,在幾乎沒有技術門檻的商業環境下,必將會主導3D電視的普及,從而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3D電視的市場推廣才剛拉開大幕,但來自市場的迫切需求已在短期內成為推動這一產品快速提升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從“看電視”到“玩電視”的消費習慣升級轉變中,3D借助互聯網的智能化、信息化載體也將會獲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