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產品:出廠做到零差錯
從海信相關專家口中,我們了解到海信技術已經領先競爭對手半年,但具體落實到在國內外市場銷售的海信平板電視上面,到底質量如何?我們又不得而知。
劉洪新告訴記者,自2000年海信涉足平板電視產業至今七年的時間,海信始終將提升產品質量、建立產品制造優勢作為企業年度經營方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層面,作為企業戰略確定下來。
此外,為保障產品開發質量,海信設立了獨立于產品開發部門之外的評測部門,該部門在公司內部屬于直屬管理,實行公司總經理直線負責制,實施“四看、四測、四審、四討論”等16個環節的嚴格審核與考評辦法;在這一過程中擔當評審員的人群涉及到公司總經理、質量工作分管副總經理、產品項目開發團隊、產品試產線體員工以及來自市場銷售的一線營銷員等。
這樣的解釋從理論上已經體現出還海信對產品質量控制的嚴格把控,不過這種紙上談兵的方式并不能徹底地說服記者。于是利用采訪的最后一天,記者參觀了海信設立在黃島的平板電視生產基地。
在進入裝配車間兩側的走廊上都張貼著裝配工程控制圖,記者了解到,平板電視各零部件進入海信平板電視廠后,在裝配車間要完成包括前殼上線檢驗、粘貼邊角保護膠帶及電性能總檢、外觀總檢和包裝檢驗等在內的24項流程。
在具體參觀液晶電視裝配生產線時,兩處細節也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一、在裝配螺絲釘的流程,記者看到一個印有“符合RoHS”的包裝袋。操作工人告訴記者,這一方面是為出口歐洲市場準備;另一方面,3月1日,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我們按照要求也盡量使用符合RoHS標準的螺絲釘。
二、在每天公布的平板電視出貨交收檢驗例會公布欄上,記者發現對于搜臺少臺,甚至說明書中“頻道命名”未改等問題都一一列舉出來,并寫出相應的原因和對策。
裝配工人對環保知識的了解和公布欄對細節的關注也讓記者看到了海信對質量的重視。海信平板電視生產廠工藝負責人劉玉兵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海信平板電視的電路板、芯片都是自己做,機殼由海信下屬的模具廠做。海信對平板電視的抽檢比例按照批次計算,平均每200臺就要檢測13臺,檢測的項目包括壞點、RoHS電性能檢測、機殼劃傷等大小100多項,確保出廠的平板電視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海信電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王云利告訴記者,這僅是從來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質量管理過程,事實上,海信平板電視的質量管理還包括售后服務環節。他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籌備,自今年4月3日起,海信平板電視的顯示屏保修期限將自一年延長為三年,整機、自制解碼板保修一年。同時,對于2007年4月3日前三年內購買的產品也享受新的服務標準。該服務標準之所以稱之為“新三三五免”,第一個“三”為:整機一年包修、有質量問題7天包退,15天包換;第二個“三”為:顯示屏保修三年;“五免”為:免費設計、免費安裝、免費送貨、免費調試、免費傳授保養知識。
按照王云利總經理的說法,海信推出此項服務,既完善了其質量管理體系,也再次明確了海信以消費者產品使用價值獲得為主體服務新理念的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