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06年第一季韓國三星電子液晶電視產量首度躍升第一。截至2005年第三季為止,夏普持續穩坐液晶電視市場龍頭,不過去年起索尼以新品牌“BRAVIA”快速崛起,并于第四季擠下夏普,躍升第一。而進入2006年后,索尼開始進行生產調整,三星因而乘勢躍升第一。…詳情>>
根據《廣播影視科技“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2010年我國將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將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毋庸置疑,數字電視節目的普及已成為必然趨勢,而中國現行的“模擬電視+機頂盒”的轉換形式使機頂盒市場蘊藏了巨大商機。…詳情>>
,“價格戰”固然是一種見效很快的營銷方式,但從企業發展的長遠觀點看,光靠價格戰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應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更為重要的是產品的品質有保障,產品的品牌值得信賴,能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務就更佳了。…詳情>>
德州儀器(TI)(NYSE:TXN)DLP®事業部今天公布其最新的“2006中國高清電視消費者需求調研報告”,這也是今年4月份國內高清電視標準出臺后,業界第一份針對國內一線城市消費者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僅不到兩成的消費者對高清電視的必要條件有較為正確的認知,而流暢的運動畫面、高清晰度的畫質及良好的色彩層次感,則是消費者認為一臺理想高清電…詳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與中國電子商會日前聯合發布了“2005年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研究第一季度報告”。調查顯示,近半數的居民預期會購買平板電視。…詳情>>
在2006年4月中、下旬,全球各大電子廠商紛紛公布其第一季度運營成果,在平板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平板背投電視)相關廠商方面,夏普連續3個季度創下營收和獲利新高,松下電器表現也相當杰出,連續四個季度營收及獲利增加,兩者并稱平板電視廠商中表現最佳的廠商。…詳情>>
隨著國人住房條件的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于電視機尺寸的需求也會隨之增長。以北美電視市場為例,到2010年以前,超過50%的等離子電視與超過70%的微顯電視都將是50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由中國彩電市場主流尺寸在短短三年間增長10寸的趨勢來看,國內高清電視市場很快就是大屏幕的天下。…詳情>>
“90.2%的消費者希望2008年之前擁有高清電視。”昨天,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在公布最新《2006中國高清電視消費者需求調研報告》時,常務副總經理葉平透露了這一調研結果。他同時表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取得或者具有高清電視資格的產品占市場總額還不足一成,粗略估計約在5%左右。”…詳情>>
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創維早在三年前就有了系統的高清發展戰略,技術開發和產品儲備一應俱全,就等著國家高清標準的頒布。這次,創維有這么多新產品第一時間通過國家認證,證明是有備而來的。創維將憑借產品和技術優勢繼續領跑高清數字電視市場。”…詳情>>
觀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語出驚人:到2007年,等離子很難守住中國平板電視20%的市場份額,“中國家電企業正在棄等離子轉攻液晶”。那么等離子電視到底還有多大的市場,筆者則認為,等離子電視未來仍然有市場,那就是超大屏幕,如100英寸等離子,瞄準的是企業或者一些有大型別墅的家庭。 …詳情>>
近日,關于國內液晶品牌價格大幅度跳水的報道不絕于耳,打響了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又一次價格大戰(究竟是第幾次價格大戰,誰也統計不清楚了)。反擊國外品牌是動因之一鞏固自身地位是動因之二面板價格下調是動因之三規模效益提升是動因之四…詳情>>
對于此次的降價,雖然幅度比較大,但還不至于影響整個等離子電視價格大的調整,9000元等離子時代是今后等離子發展的趨勢,還不是現在的狀況。對于這些降價的等離子,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在選購的時候要根據個人的需要做出判斷。…詳情>>
40”以上大屏幕需求強勁,規模逾10萬臺,比上季度成長58% 2006年1季度,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總出貨量254萬臺,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21.2%。其中,內銷出貨73萬臺其中也包含3萬臺左右的商用市場出貨,外銷出貨雖有一定幅度下降但仍占總出貨量的70%以上。…詳情>>
早期的創新成就了索尼,但后期因脫離市場、為創新而創新的他們卻深受羈絆。60年前,索尼在一片廢墟上締造出日本企業的神話;60年后,巨人不得不再次向世界證明自己。今日,即將迎來60花甲的這家日本傳奇企業,依然篤定固有精神——創新。…詳情>>
由于節能產品的科技含量高,企業開發和生產節能產品需要增加一定的投入,尤其是彩電行業經過幾年的惡性競爭,企業的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而我國消費者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產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銷售量,因此報告建議說,國家應制定和頒布相應的鼓勵政策,諸如稅收、低息貸款、加速折舊等…詳情>>
經過了2005年平板電視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國內家電市場上掀起了強勁的“電視平板風”,但對于正在快速成長的中國平板市場,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未來平板電視產品技術及競爭的方向如何發展?將成為今后彩電制造企業的生存之本。…詳情>>
2005年平板電視迅猛發展,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外資品牌帶頭采取讓價方式,這不僅加速了彩電產品升級換代的進程,家用視聽行業的利潤率已經從去年的2.4%下降到1.7%。對于核心技術缺失的國有彩電企業,今年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詳情>>
總體來講四月平板市場的熱點可以用“標準、認證鬧得火”、“價格總體在觀望”、“新品亮點在營銷”來形容。有了“標準”之后的平板市場既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納入正軌、結束無標準時代的混亂也沒有出現非高清“甩賣”的價格到跳水的局面,畢竟4月之后的五一黃金周才是商家們真正看重的熱點時期——四月“我們時刻準備著”。…詳情>>
中國彩電搞不好有一萬個理由也有一萬個矛盾,但是關鍵的理由以及主要矛盾不是產品過剩帶來了價格戰,而怎樣解決與發達國家企業的技術差距是中國彩電企業的主要矛盾。看來解決中國彩電的主要矛盾的力量應該來自產業之外而不是之內,我們不僅需要路徑,更需要趕快行動起來,我們的產業確實已經相當危險了。…詳情>>
在三網合一的大趨勢下,許多較新的IP機頂盒設計要求交互信息的雙向傳播,“我們憑借豐富經驗,能夠向客戶提供完整的芯片組和系統架構解決方案,從而節省布署時間和金錢,使客戶較快地進入市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