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3683,證券簡稱:晶華新材)在上海、深圳兩地開展路演活動,國投瑞銀、廣發基金、博時基金、鵬華基金、寶盈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參與。活動中,公司詳細介紹了主營業務進展、產能規劃、新業務布局及未來業績展望,全方位展現了在膠粘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與開辟新賽道的戰略決心。
一、主營業務多點突破 覆蓋多領域核心需求
作為國內膠粘材料領域的重要企業,晶華新材主營業務涵蓋工業膠粘材料、電子膠粘材料及特種紙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交通工具、智慧醫療、電子元器件等多元場景,提供遮蔽保護、結構粘結、線束捆扎等全鏈條功能支持。
在核心產品領域,公司優勢顯著:工業膠粘材料方面,作為國內較早涉足美紋紙膠帶的企業,其美紋紙膠粘材料長期保持高市場占有率,和紙膠粘材料、布基膠粘材料等亦穩居行業前列;電子膠粘材料領域,已實現折疊屏手機應用場景的產品突破并量產,可滿足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全流程制程保護與元器件粘接需求,同時緊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提前研發適配材料,為未來大規模應用儲備技術。
汽車與光學膠粘領域更是亮點紛呈:汽車用膠粘材料已開發耐溫抗翹曲產品及高性能丙烯酸泡棉膠,覆蓋內外飾粘接、座椅固定、輪胎靜音棉等場景,其中汽車座椅膠粘材料性能對標國際知名企業,已實現小批量出貨;光學膠粘材料(OCA)構建全場景產品矩陣,LCD OCA 穩定量產,折疊 OLED OCA 量產、OLED OCA 小批量出貨,抗沖擊 TPU/ OCA 通過審核,車載 OCA 更順利通過多家核心客戶審核,加速市場滲透,逐步形成光學膜材料全品類競爭壁壘。
二、全國產能布局領先 筑牢供應鏈安全屏障
為支撐業務持續擴張,晶華新材已在江蘇、安徽、浙江、四川、廣東布局制造基地,產能規模位居行業前列。根據規劃,公司未來將形成 “年產 10 億平方米新型膠粘材料(含電子材料)、年產 10 萬噸高性能可降解紙基新材料” 的核心產能矩陣,其中江蘇基地將具備年產 2500 萬平方米光學膠膜、1 億平方米電子級別膠粘材料、1500 萬平方米 TPU 車衣膜及汽車窗膜、5 萬噸化學新材料的生產能力;安徽基地(募投項目)聚焦光電產品生產,產能約 1 億平方米。
充足的產能布局不僅保障了公司對下游客戶的穩定供貨能力,更在供應鏈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為客戶提供了可靠的合作保障,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三、開辟觸覺傳感器新賽道 搶占人形機器人產業先機
在深耕膠粘材料主業的同時,晶華新材積極探索新增長極,瞄準前景廣闊的人形機器人賽道,選擇柔性多模態觸覺傳感器作為突破口 —— 該產品可賦能公司現有終端客戶,提升附加值。
技術路線上,公司優選壓阻式方案,核心優勢在于適配高自由度靈巧手與全掌包覆需求,通過 “算法解析 + 結構優化” 實現切向力感知,精度滿足基礎工業場景,且具備輕薄、參數穩定、量程大、低溫漂、小時漂等特性。為推進該業務,公司于 2025 年 6 月投資成立北京晶智感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 51%),以北京為研發中心,張家港基地為產能載體,計劃年底完成中試線落地,后續將根據業務進展分批擴產。
目前,晶智感已發布 L20 工業版靈巧手觸覺方案及首款高密度三維力全掌電子皮膚解決方案,可實現 1 萬 + 觸覺點效果與 “全掌協同”,同時推進與靈心巧手等頭部客戶的項目開發;應用場景更延伸至醫療健康(腦卒中康復外骨骼手套、步態檢測鞋墊)、工業檢測、消費電子交互等領域。此外,公司還在美國設立研發實驗室,由海外合伙人推進技術交流與客戶送樣,加速全球市場布局。
四、錨定三年高業績目標 股權激勵彰顯信心
為明確發展方向,晶華新材于 2024 年 10 月發布員工激勵計劃,設定近三年業績目標:營業收入 2024 年不低于 16 億元、2025 年不低于 19 億元、2026 年不低于 23 億元;以 2023 年凈利潤為基數,2024 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 25%、2025 年不低于 65%、2026 年不低于 100%。
公司強調,上述目標為戰略規劃導向,不構成業績承諾,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但這一規劃仍充分體現了公司對主業增長與新業務落地的信心,為長期發展注入動力。
未來,晶華新材將持續以新材料為核心,深化工業膠粘、電子膠粘、光學膠粘等主業的協同優勢,加速柔性觸覺傳感器新業務的技術轉化與產能釋放,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在推動行業升級的同時,力爭實現企業高質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