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康達新材料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康達新材)在 2025 年上海轄區上市公司集體接待日暨中報業績說明會上,披露了公司在顯示材料、ITO 靶材及半導體 IGBT 領域的最新進展。作為國有控股企業,公司正以技術突破為核心,加速高端材料進口替代,推動第二、第三增長曲線落地,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ITO 靶材突破進口替代 顯示材料業務進入放量期
在顯示材料賽道,康達新材控股子公司惟新科技已實現關鍵突破。據披露,惟新科技 “年產 30 噸高品質 ITO 靶材項目” 已正式建設完成,其產品性能對標進口同類靶材,在電阻率、致密度等核心指標上更優于行業同等規格標準,成功打破國外企業在高端 ITO 靶材領域的技術壟斷。
目前,該 ITO 靶材正全力推進商業化落地:一方面著力開展 OLED 顯示面板前端企業的全流程測試,驗證產品在高端顯示場景的適配性;另一方面積極對接國內頭部顯示面板企業,推動產品進入核心供應鏈,為后續規模化供貨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公司顯示材料業務已形成 “ITO 靶材 + 氧化鋁靶材” 雙產品矩陣。2025 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顯示材料營收即由這兩類產品銷售構成。其中,氧化鋁靶材的應用場景進一步延伸至集成電路(IC)制造領域,可用于沉積絕緣層與介電層,有效隔離電路干擾、減少電流泄漏,提升芯片產品的可靠性與耐久性,且目前已根據客戶實際訂單需求實現穩定供貨,成為顯示材料業務的重要增長支撐。
半導體 IGBT 迎政策東風 收購整合加速戰略升級
在半導體領域,康達新材的 IGBT 業務正迎來政策與產業整合的雙重機遇。近期商務部對美國模擬芯片啟動低價反傾銷調查,這一舉措將直接限制美國低價模擬芯片的進口規模,為國內 IGBT 企業創造更穩定的定價環境。公司表示,反傾銷調查有望進一步推動下游廠商將訂單轉向本土供應鏈,助力國產 IGBT 市場份額提升,為公司相關業務拓展提供有利政策窗口。
產業整合層面,康達新材正以 “內生 + 外延” 雙輪驅動模式推進半導體布局。目前,公司正積極、有序開展對北一半導體科技 (廣東) 有限公司的全面盡職調查、審計及評估工作,擬通過現金方式收購其不低于 51% 的股權,若收購完成,將直接獲取北一半導體在 IGBT 領域的技術與產能資源,快速切入半導體制造核心環節。同時,公司已支付收購成都中科華微電子有限公司的第一期股權轉讓款,相關工商變更與股權交割手續正在推進中,進一步完善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布局。
對于收購資金保障,公司明確采用 “自有資金 + 并購貸款” 的組合方式,嚴格匹配資金期限與投資周期,在控制負債風險的同時,確保戰略投資穩步推進。據介紹,收購北一半導體是公司打造 “第三增長曲線” 的關鍵舉措,將與公司現有半導體材料布局(包括 CMP 拋光液、濺射靶材、LTCC 陶瓷材料等)形成協同,加速向半導體產業戰略轉型升級。
聚焦高端材料賽道 長期價值與股東回報并重
從戰略規劃來看,康達新材已構建 “膠粘劑與特種樹脂新材料為主鏈、高端電子信息材料為第二增長曲線、半導體產業為第三增長曲線” 的發展格局。在高端材料進口替代的大背景下,公司不僅在 ITO 靶材、顯示材料、IGBT 領域持續突破,還在 CMP 拋光液(氧化鈰產品正開展內部測試)、LTCC 陶瓷材料(低溫共燒陶瓷生料帶實現進口替代,成為新研裝備項目單一國產生料帶供應商)等領域同步推進,形成多維度技術護城河。
公司強調,將始終把股東回報理念融入經營管理全流程。2025 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 22.58 億元(同比增長 65.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117.37 萬元(同比增長 190.56%),業績增速顯著。未來,公司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與成本控制,鞏固高端材料領域競爭力,推動市值與內在價值協同增長,與投資者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后續,康達新材將持續披露 ITO 靶材測試進展、半導體收購項目動態等關鍵信息,投資者可關注公司在指定媒體發布的正式公告,了解業務落地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