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電視”提前上市,消費者應不應該買?
金九銀十,歷來是選購電視的旺季,但今年眾多新產品、新概念的出爐,難免讓人眼花繚亂,普通消費者如霧里看花一般,分辨不出優劣。尤其是目前被不少企業稱為“下一代電視”的OLED電視,卻提前一個時代大規模上市,希望將LED電視取而代之。
業內人士指出,新技術、新概念的到來,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路徑,也滿足了部分新潮人群嘗鮮的心態,將成為電視市場中高端產品的最大驅動力。但他同時也提醒消費者,電視買回家還是要用的,選購更要考慮產品技術是否成熟、使用是否穩定,否則買個花架子回去就得不償失了。目前來看,OLED電視離真正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并且大部分功能賣點都已經被LED電視趕上甚至超越,消費者選擇需要考慮清楚。
OLED能否成為主流成疑
來自中關村在線的監測信息顯示,目前國內市場共有5個品牌的19款OLED電視在售,而半年之前這個數量只有寥寥的個位數。推動OLED產業在今年快速爆發的,是由LG主導的OLED產業陣營,在產品推廣、價格等方面集中發力,希望借集體之力,既可以聯合把OLED的聲勢做大做強,又可以避免重蹈當年等離子電視戰略封閉導致產業崩潰的覆轍。
OLED陣營對OLED電視有十足的信心,是有道理的。OLED技術不同于當下主流的液晶(LCD)技術,由于屬于自發光,所以相比于液晶電視,黑色能實現純黑,有更高的對比度。同時,OLED還具有色彩更炫麗、可視角度更廣、更輕薄、可彎曲等優勢。
但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現在市面上在售的OLED電視,還遠遠達不到OLED的真正水準。不久前,“OLED之父”鄧青云教授在接受南都采訪時就坦言,OLED產業要五年才有望成為主流。顯然,連OLED之父對OLED現階段的發展都不確定,OLED陣營卻急于把產品推向市場,無視產能、良品率、壽命等不足對產品落地的桎梏,不僅存在忽悠消費者的可能,而且也是OLED電視并未進入成熟階段的鮮明表現。
這種不成熟首先體現在產品上面。來自權威評測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的OLED壽命只有5000小時左右,以普通家庭一天按5個小時的使用時間計算,5000小時的壽命相當于只能使用1000天,大概也就3年時間左右。同時,OLED殘影問題較為嚴重。在OLED說明書中有強調,不能連續顯示固定圖像超過1小時,否則會損害屏幕出現殘影,且不在保修范圍。這就意味著,如果不小心看同一個頻道一小時,就有可能把該頻道的臺標“烙”在屏幕上。
其次,OLED電視的價格體系也不成熟。據韓國LGD戰略營銷Group長宋永權介紹,以55寸全高清電視產品為例,推出當時相當于55000元左右,但現在它的價格是11999元,大概下降到將近五分之一的水平。價格2年就跌去八成,在電視業恐怕難尋前例,這么混亂的價格體系,對消費者來說,很有可能前天買了,后天就跌去一半的價格。當然,一萬多的價格,也比主流的LED電視貴了超過一倍,OLED的價格仍然高懸,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由此可見,尚未成為主流產品的OLED電視,產業波動非常大,更多還是處在技術的試驗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而有知情人士此前曾指出,部分電視企業豪賭OLED,賭的不僅僅是OLED是不是下一個“技術風口”,更是在市場不樂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對市場份額以及利潤的豪賭。面對這樣的現狀,消費者更要有一個成熟的消費觀,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產品。
LED電視并未被超越
事實上,雖然OLED陣營大力放風OLED已經全面甩開LED,雙方已不在同一個產品維度,但對比兩個產品,OLED的優勢目前并不顯著,甚至還有不少被LED電視反超的地方。其中,OLED電視在薄、曲面、色域等方面的優勢,都已經被LED電視超越,加之其高昂的價格與相對不長的壽命,OLED的性價比還是比較低的。
對OLED電視來說,最大的優勢在于畫質方面,包括清晰度更高,色彩更鮮艷,對比度更大等,成為OLED電視的最大殺手锏。但這個殺手锏現在明顯已經有點力不從心。誠然,相比于數年前,OLED在畫質上的優勢顯著,但隨著LED電視逐步整合量子點顯示技術、HDR技術、高色域技術等,已實現了全面的超越。
來自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測試數據顯示,在NTSC標準下,普通LED電視的色域只有72%、第一代高色域電視達到82%、第二代高色域電視約96%、OLED電視實測色域則為89%,而量子點電視色域覆蓋率卻高達110%。色域是決定電視色彩的核心指標,可見OLED電視已被超越。同時,通過整合HDR等尖端技術,LED電視實現了更大的動態范圍以及對比度,觀看效果毫不遜色。
OLED另一個強項,在于形態的多變性,既能超薄又能彎曲。但目前,超薄、曲面已經不再是OLED的專利。如OLED厚度普遍為5毫米左右,比傳統LED電視確實薄了不少,但是目前LED電視通過技術和工藝的提升,同樣實現了超薄與曲面。如索尼推出的LED超薄電視厚度僅有4.9毫米,而TCL更是推出了5.9毫米的超薄曲面電視,一舉打破了OLED電視對超薄曲面的壟斷。
有觀察人士指出,目前LED電視并未過時,相反通過與其他尖端顯示技術、工藝設計的徹底改良,煥發出更強的競爭力。同時,與OLED相比,已經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了十多年的LED技術,顯然更加成熟、更加穩定,消費者購買之后,至少不會有成為“小白鼠”的可能。而LED電視的使用時間長達5-10年,待OLED電視的新鮮感一過,用戶就不得不面對其壽命過短及殘影的難題,相比之下LED更值得選擇。
因此,選電視,還是選主流電視為佳,至少技術更成熟、服務更有保障,F在的OLED只能算一個半成品而已,未來能否成為主流產品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消費者并不需要急于出手。當然,如果等不及了,那一臺同樣可超薄、可曲面、音畫質毫不遜色的中高端LED電視才是最理性、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