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預測,2011年全年彩電銷售將達到4230萬臺,與2010年相比增長3.2%,銷售金額將創紀錄地實現1657億,比2010年全年增長6.6%。
除了銷售量的穩步提升外,2011年,智能電視也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旋律。彩電已經脫離了傳統家電行業的范疇,開始注重于實用、娛樂功能,慢慢向IT行業融合。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月,智能電視銷售金額的滲透率為7.6%,此后一路走高,到9月份,該指標已經高達23.3%,尤其是在重要節假日期間,其市場表現更為出色。國慶期間,智能電視銷售量的滲透率為18.7%,銷售金額的滲透率更是高達25.7%,這一成長速度與此前的LED電視、3D電視相比要快得多。
奧維咨詢(AVC)也一樣看好智能電視,其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智能電視銷售量為245萬臺,滲透率將達到19%。奧維咨詢預測,今后智能電視還會放量增長,預計2012年智能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萬臺,滲透率為27.74%,并將在未來3年內保持50%的增速。而中怡康預計,2012年智能電視總需求量將超過3D電視,到2013年有望達到2693萬臺。另據賽迪顧問的數據,未來3年中國智能電視的產量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有望達到65.1%,這意味著智能電視即將成為全球電視市場的主角。
再從市場區域來看,三四級市場逐漸成為電視的主要掘金地。通過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來看,平板電視在城市市場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2011年前三季度增速放緩。一線城市市場由于同時受到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液晶銷售金額與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7.5%。而在三四級市場,液晶電視銷售金額的增長狀況則較為良好,分別為12.5%和14.9%。
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1-9月累計國產品牌在城市市場的銷售量份額為67.3%,銷售額份額為56.4%;在三四級市場,國產品牌的主導地位更加明顯,其中,四級市場國產品牌銷售量份額為86.1%,銷售額份額也已經超過了80%。
國產品牌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還表現在對新技術產品的開發、應用以及市場推廣上的領先性。以智能電視為例,在智能電視發展初期,國產品牌在智能電視產品開發、市場競爭、消費者培育等方面上都具有外資品牌所不可比擬的領先性。根據中怡康零售監測的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累計,中國市場上有智能電視銷售的品牌共9個,其中7個是國產品牌;在銷智能電視型號267個,其中239個型號為國產品牌的產品;國產品牌智能電視的銷售量份額和銷售額份額更是分別高達93.2%和84.7%。
從2011年前三季度累計來看,智能電視對平板電視的滲透率為10.1%,這其中國產品牌的滲透率為14.2%,遠高于合資品牌2.2%的滲透率。
近日,人民網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最叫座的彩電產品仍是國產品牌。在家用電視總體占有率方面,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占到70%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彩電是目前國內競爭最充分的行業之一,憑借著更熟悉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更懂得中國彩電行業的實際情況,也更多的了解中國零售渠道狀況,因此本土彩電品牌在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主導地位。
空調:變頻、定頻平分秋色
2011年,在全球經濟疲軟的背景下,空調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勢態,增速遠超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其他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