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造血”功能恢復 基本面良好
當前,大部分行業多在漲價,唯獨彩電整機的售價一直是不漲反降,進入2011年以來平板電視整機產品已跌價3成,與此同時,由于人民幣升值、人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成本普漲等原因令企業的成本壓力徒增。
盡管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各種不利因素,廈華的持續經營能力仍不斷增強,公司保持逆市發展。蘇再泉向記者確認,廈華自身的“造血”功能正不斷恢復,目前公司的整體資金鏈保持正常運轉,今年上半年廈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額為6300多萬元、每股現金流量凈額超過0.17元。
就在記者發稿前夕,廈華傳來關于人才梯隊建設方面的消息,“今年廈華新招了近100名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本月已完成培訓并安排到各相關專業崗位”。
另據記者調查發現,以披露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為例,2009年報、2010年中報、2010三季報、2010年報、2011一季報、2011中報……廈華連續多次都是行業第一家發布的,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財報均是贏利的。“這些財報的發布凸顯了廈華企業管理水平與運營效率的領先,也表明了廈華基本面的良性”,家電行業權威專家陸刃波點評指出。
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廈華被授予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殊榮;同時,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家企業之一,廈華還第25次上榜年度“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這彰顯了廈華自身強大的生存活力。而不久前,廈華發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其兩大股東“華映”和“建發”所認購的股份的限售期均承諾長達36個月,則體現了兩大股東對廈華電子持續發展的高度信心與支持。
相關鏈接:
廈華電子公司創立于1985年,1995年“廈華電子”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870。
長期以來,廈華實行主營業務聚焦戰略,專注于朝陽產業——彩電業的做專、做強、做大,能同步自主開發全球各主要制式和標準的數字電視并實現產業化,系中國最大的彩電出口企業之一。目前,廈華行銷服務網絡遍及美國、日本、澳洲、歐洲、南非、南美洲、東盟、中東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世界五大洲119個國家和地區,位居國產品牌企業平板電視出口排行第一。如今,廈華電子已不再是單純的出口型企業,其“走出去”戰略已升級進入以產品為先導,自有品牌、技術、管理、制造、服務、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控以及社會責任履行等多方位輸出的高層次國際化經營階段。
目前,廈華在發展OBM(自主品牌)營銷與ODM(研發型代工)業務的基礎上,正逐步確立了DMS經營戰略,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矢志成為“國際領先的電視設計、制造與整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