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
中國彩電企業表示“淡定”
在羅清啟看來,這種變化趨勢將對彩電企業產生生死威脅。“未來是泛電視時代,現在電視機還只做電視機的事,未來的電視將和通訊融為一體。所有帶屏幕的電子終端都成為一臺電視機。這對所有科技企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所以大家都要伸進一只腳。操作系統和芯片對電視機的意義會越來越重要。很有可能出現當年Wintel聯盟獨霸產業的情況,彩電企業生活在孤島系統里面。”
“國內的彩電企業還是在老思路里面做電視,這非常危險。谷歌現在做的,不是操作系統,而是在布局電視概念,養成用戶習慣,霸占電視界面。
而我們的彩電企業還在狹窄的概念里掙扎。”羅清啟認為,“現在整個電視行業的格局分成三個區域。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區域,在做產品;以韓國企業為代表的區域,在做顯示屏;以美國為代表的區域在做新品和操作系統,做架構。而未來引導這個行業的恰恰將是架構這種東西。人家做的是數學,是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工作;我們接觸的是玻璃、卡車、原材料,是成批的工人夜以繼日地在工廠加班;結果人家還卡住你的脖子,指揮你往東往西,從你口袋里拿走利潤。”
然而,彩電企業沒有這么悲觀。
海信集團首席信息官兼副總裁王志浩表示,“海信不是一家純粹的彩電生產企業,而是一家研發企業。海信在智能電視開發運營開發服務,在國內領先,未來也會在國際領先。海信在做自己操作系統的準備。”“任何行業總是不停地變化,我們能做的就是見招拆招。對此我們并不擔心。”
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林茂祥則認為,智能電視的瓶頸在終端產業鏈,最核心的整合者是終端企業,這也是聯想、谷歌、蘋果都要自己做電視的原因,大家都要做終端的整合者,因為內容是被整合者。
“未來家庭里智能以誰為核心,PC、手機還是電視?哪一個才是電視?其實現在都說不清楚。但明年我們就應該能看到具體的表現。”林茂祥稱,“但講到中國市場的智能產品,中國品牌的發展會比國外品牌更強。因為中國市場消費者有自己的習慣,市場環境也與國外不同,我們在操作系統、新品方面的差異,會通過運營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