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微軟還有一個優勢,不用勸說用戶購買新電視。
蘋果的算盤
自2009年起,蘋果將會“重新定義”電視機的流言就不絕于耳。
蘋果先后推出過兩代AppleTV。AppleTV并不是一臺真正的TV,其實是一款機頂盒,通過將它與電視相接,進入iTunes,用戶可租賃電影和電視節目。蘋果自嘲地將其稱為“一個業余愛好產品”。
這次,蘋果可能要推出真的智能電視了。據媒體報道,蘋果開始向LG采購55英寸彩電用液晶面板。
據《喬布斯傳》披露,蘋果前CEO喬布斯已提出了智能電視的理念,并在去世之前對這種智能電視的界面風格進行了定義。
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稱,“現在只是面板尺寸大小的問題。我認為未來蘋果只有一種產品,那就是iTV。iPhone、iPad只是缺少一個很寬大的視頻網支持,如果有視頻信號支撐,它們就都是iTV。”
谷歌的連縱策略
相比蘋果,谷歌對彩電企業則更加親和。谷歌希望借助安卓系統的優勢,將互動功能整合到電視中,為用戶提供應用,并將搜索作為尋找娛樂內容的主要渠道,使其范圍遍及有線電視運營商、互聯網,并有可能通過廣告獲得收入。
2010年5月,谷歌率先宣布了自己的“智能電視”(SmartTV)計劃,與索尼合作的全球首臺GoogleTV同步亮相。這也是第一款實物智能電視。隨后三星、LG、松下等彩電廠商陸續展示了相關產品。而且這些設備都是基于GoogleTV。免費是谷歌對這些企業最大的吸引力,就連一些深圳不知名的小廠商都在生產不要授權費用的GoogleTV。除此之外,英特爾、索尼和配件名廠羅技都參與了GoogleTV的開發,讓谷歌陣營增色不少。
谷歌前首席執行官施密特曾得意地說,“2012年夏天,大部分你能在商店里看到的電視機都將搭載GoogleTV系統。”
分析稱,谷歌電視的出現,預示著在手機行業發生過的事情,很快也會在電視行業重演。就像智能手機一樣,誰能占有這個平臺,誰就能“站著就把錢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