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好還是液晶電視好?
液晶將淘汰等離子彩電的傳言始于去年,對消費者購機確實造成一定影響。論壇上,仍有個別廠家持此觀點,但被同行駁斥。
松下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彩電市場份額中,等離子占47%,液晶卻不到20%。長虹、三星、松下等廠家認為,部分同行之所以“炮制”該言論,是因為目前世界上能生產等離子顯示屏的廠家較少(4家左右),八成企業因為無此技術都得向其買顯示屏,出現“僧多粥少”;而液晶屏產量大,購買容易,廠家為促銷自然就大說特說液晶的好處……盡管液晶和等離子說法各異,但卻有共識:無論是技術還是收視效果,目前都無法肯定誰好誰孬。
行家建議,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視,結合房間大小看尺寸,以42英寸為界,購買42寸以上建議買等離子,42寸以下則買液晶。因為大屏幕的收視效果,等離子比液晶好。
合資與國產誰更物美價廉?
合資比國產彩電貴,這是多數消費者的感覺。近來合資品牌頻頻單挑國產品牌,曾一度將價差從原來的30%—50%降至10%—20%。上周,還出現一款37英寸合資液晶,比同型號國產液晶便宜1000多元的現象。
廠家表示,合資品牌近來氣焰之所以“囂張”,是因為選擇了更便宜的屏(幕),而屏約占彩電成本的60%。
據悉,全球平板電視的屏,均來自日、韓和我國臺灣地區。與日、韓相比,臺灣屏價格約便宜2000元/塊。由于夏普、三星等品牌紛紛使用臺灣屏,使成本大為降低,才有實力與國產彩電打價格戰。
促銷員常以“臺灣屏質量不過關”為由,向消費者推薦價格更高、采用日韓屏的平板電視。廠家解釋,部分臺灣屏在技術上與日韓屏確有差距,但絕無質量不過關一說。
據稱,目前全世界產量最大的就是臺灣屏。無論國產還是合資品牌,如廈華、日立等都在用。行家認為:采用臺灣屏比采用日韓屏的平板電視便宜,消費者只能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