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300177,證券簡稱:中海達)舉辦業績說明會。公司廣州總部設線下會場,董事長廖定海、總裁廖建平、董事會秘書黃宏矩、財務總監曾家成組成核心高管團隊出席,針對股東結構、經營風險、核心業務進展等投資者關切的熱點問題逐一回應,全面傳遞公司最新發展戰略與業務動態。
聚焦核心賽道:智能駕駛技術筑牢優勢,量產能力獲車企認可
作為投資者關注的核心業務之一,中海達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局與優勢成為本次說明會的重點。據介紹,公司目前已完成智能駕駛相關軟硬件產品的全面布局,并建成產品功能安全 D 等級能力體系,可完全滿足高級別智能駕駛量產項目的嚴苛要求。
憑借 “早布局、深研發” 的先發優勢,中海達多年前便投入智能駕駛位置感知技術研發,通過與車企及戰略伙伴深度協作,推出契合行業趨勢的智能北斗位置增強技術方案與產品,能有效應對客戶在多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在乘用車領域,公司慣性導航產品以 “自主性、抗干擾性、連續性” 三大優勢成為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核心部件,其 IMU(慣性測量單元)的性能與算法、智能化定位天線的設計與質量均獲客戶高度認可;同時,公司獨立模組方案正引領該領域技術變革,目前已服務多家車企,并具備一定量產規模,技術與工藝積累扎實。
新品與市場拓展:多品類新品上市,農機導航加速全球化布局
關于 2025 年產品動態,中海達披露年內已推出多款重磅新品,包括 V6 激光 RTK、全能移動測量系統 L3Pro、MS100 北斗監測站、多頻走航式 ADCPiFlow RP9 等,覆蓋高精度定位、測量監測等核心應用場景,更多新品技術細節可參考公司定期報告。
在市場拓展方面,農機導航業務成為海外增長亮點。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提速農機導航領域的品牌建設與銷售網絡布局:國內端持續壯大銷售渠道團隊,海外端新增超 20 家合作渠道,成功完成在亞洲、歐洲等 10 余個農業重點國家的網絡覆蓋,為后續市場份額提升奠定基礎。針對 “銷售費用高于同行” 的疑問,公司建議投資者查閱定期報告 “主營業務分析” 章節獲取詳細數據。
研發投入戰略調整:收縮非主業聚焦核心,保障高精度定位業務競爭力
財務總監曾家成在回應研發投入問題時表示,公司研發投入具體金額與結構可通過定期報告 “研發投入” 章節查詢。近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有所下降,核心原因是公司戰略調整 —— 為聚焦 “高精度定位及解決方案” 主業,主動收縮時空數據及信息化業務規模,該類業務研發投入相應減少;但核心主業的研發能力未受影響,報告期內 “高精度定位及解決方案” 業務營業收入仍實現穩健增長,研發資源的集中投入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核心領域的技術優勢。
回應股東結構疑問:定期報告披露范圍有限,非無機構持股
會上,有投資者提出 “2024 年至 2025 年至今券商及投資機構調研頻繁,但披露的股東數據中未見機構持股” 的疑問。對此,中海達明確解釋,根據定期報告披露格式要求,公司僅需公開前 10 名股東及前 10 名無限售條件股東的持股情況,該披露范圍無法完整呈現所有機構投資者的持股信息,“未在前十名單中體現,不代表公司無機構投資者持股”。
直面經營挑戰:未觸及退市風險,多維度舉措提質增效
針對 “關聯公司達 80 家、人力管理成本高,且公司持續虧損或致注冊資本虧空退市” 的擔憂,中海達首先澄清關鍵信息:目前公司未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經營合規性與上市地位穩定。
在改善經營的具體舉措上,公司透露近年已圍繞 “聚焦主業” 核心戰略,推進多維度優化:一方面持續調整研發、營銷、供應鏈及職能部門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機制,以提升人均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優化重點資產管理,挖掘資產收益潛力,全力推動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提示,更多經營策略細節可查閱 2024 年年度報告中 “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