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8月21日電(記者 周暢)缺師少教、難以開齊開足課程,是鄉村教學點普遍面臨的難題。記者從安徽省電化教育館獲悉,安徽省目前已實現教學點“在線課堂”全覆蓋,并在“在線課堂”遠程教學拉近城鄉距離的基礎上,探索“智慧課堂”因材施教,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位于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金寨縣的天堂寨鎮葉畈教學點,只有4位老師和34名學生。“我們是個典型的‘麻雀小學’,開足開齊課程確實有困難。”葉畈教學點校長黃守辟說,“在線課堂”可以讓遠在數公里之外的中心校專業老師給教學點學生上課,如該教學點三、四年級學生會每周上兩次“在線課堂”英語課,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育信息化不能錦上添花,而應該針對薄弱環節,提高農村教學點的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助力鄉村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讓教育信息化惠及到每一個學生。”安徽省電教館館長朱慶說,2013年起,安徽省通過與國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廣州奧威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縣域內農村中心學校或城區優質小學設立主講課堂,在教學點設立接收課堂,按照“三統一”原則(教學計劃統一、教學課表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由城鎮教師為教學點學生授課。
據統計,奧威亞承建的創新應用“在線課堂”教學模式,開設課堂涉及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技術、思想品德等8個學科。“在線課堂”已使33萬多名中小學生受益。“按照平均每個教學點開設兩門以上課程計算,相當于補充9800名教師,有效破解教學點課程無法開齊開足和教師結構性缺編難題。”朱慶說。
“‘在線課堂’關注的恰恰是無法外出上學只能留在教學點的弱勢教育群體,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也是最能體現出教育公平的群體。”金寨縣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盧萬勝坦言,為了彌補“在線課堂”互動性不足的問題,安徽省在金寨縣探索“在線課堂+智慧課堂”,為教學點學生配置平板端,通過主講課堂老師遠程控制推送和接收信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實時互動。
“國新文化是央企中唯一一家以教育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發揮央企獨有的優勢去滿足貧困地區學生對優資教育的向往,是國新文化的職責使命。”國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夏英元說:“按照黨和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國新文化緊抓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在教育領域面臨的最現實、影響面最廣的基礎教育問題,通過奧威亞的‘在線課堂’推進安徽省教育發展,讓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今年11歲的黃思琦,是葉畈教學點的一名學生。在她看來,現在的課堂變得“更好玩了”。“老師講課的時候平板是鎖著的,做題目時就可以在平板上做,美術課上還能通過平板看到好看的蝴蝶,英語課上還可以對著平板聽單詞怎么讀。”黃思琦說。
根據《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2019年,安徽省將完成50%的貧困地區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任務,建成16%的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各市學業評價系統全部建成。到2022年,實現教學點智慧課堂全覆蓋,鄉村普通中小學全部達到智慧學校建設要求,城鎮中小學基本建成智慧學校。基本建成覆蓋中小學各年級各學科的優質數字資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