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周厚健在山東團最后一個報道。
當記者提及前幾天媒體熱炒的索尼退出、海信接盤的傳言時,周厚健笑了:索尼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十幾年前,我們的標桿就是“索尼”,海信接盤索尼是媒體猜測。但索尼真的退出這一產業,我還真可以認真考慮這事。海信歷史上的每一次跳躍都離不開資本并購,但我自己反思,這二年海信在資本運營層面除收購了美國幾家研發企業外,幾乎裹足不前。這二年,歐洲有些過氣的老牌家電企業都接觸過海信,但我們放棄了,價值不大。
周厚健表示:我對彩電行業或者說對顯示技術產業還是有“野心”的。未來5年,中國一定會出現世界級巨頭,我當然希望是HIsense。
為什么?彩電市場仍然龐大且有漫長的市場之路。
電視機的使用需求在回歸,國際機構調查顯示,在手機、平板、電視機的偏好上,首選電視的比例在西方特別是發達國家比例最高,澳大利亞為75%,法國為76%,英國為77%,美國為74%;而發展中國家首選電視的比例最低,巴西為39%,中國為35%。因此,好的“內容”是電視回歸客廳之王的前提。也可能有人說,現在90后都是刷手機屏幕的“低頭族”,不看電視。90后也會有30歲以后吧。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電視”還是朝陽產業。前提是要賦予它新的形態和內容。
海信電視全球份額為第四,與三星等四大企業瓜分了全球56.3%的出貨額份額和45.7%的出貨量份額,UHD等技術先進的產品海信是世界第二,我們離世界“第三”還有一步之遙。
而如果海信真的進入全球第三,中國的制造業也會逐漸變為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