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這一周,是現代中慶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開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送課下校的第三周。這一周北京經歷了嚴重的霧霾和大風兩種極端天氣,但是惡劣的氣候沒有能夠擋住中慶送課下校的步伐,中慶四節《可替代能源——風能發電》實踐課在遠郊的延慶、大興,在市中心的西城如期開展。
近日,現代中慶和美國專業的STEM教育企業CLS正式簽約,共同拓展國內STEM教育市場。《可替代能源——風能發電》這一課程就是中慶按照STEM教育理念,設計開發的一堂創新實踐課,課程基于立項-探索-解惑-實踐的主線,讓學生從行動目標確立、知識獲取、自己動手安裝風力發電機模型這樣一個全過程的學習,加深學生對風能和風能利用的認識。
延慶四中
延慶四中的兩節課安排在周一下午,那一天北京的霧霾十分嚴重,空氣在塵埃中仿佛已經凝固,感受不到一絲的風,我們的課程要借助自然風力看來是沒有希望了。這一次四中的課程,在寬敞的實驗室進行,我們遇到了開課以來最多的學生人數,兩節課集中了近100名學生。實踐環節中,眾多的學生,不斷遇到的問題,讓輔導老師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學生們的秩序非常好,輔導老師強調的小組分工合作讓實踐安裝環節順利得以完成。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們討論積極,動手能力也十分強,模型裝配中很快就有一組學生讓風車轉動了起來,授課老師借助中慶智慧教室平臺把他們成功的視頻通過Pad分享到了白板上,小插曲是成功者樸實的笑容引來同班同學的議論,第二組完成的學生,在拍攝視頻時強烈要求隱去面部。
北京師范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周四實踐課來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大興附屬中學,這一天風很大,天空是久違的明凈澄藍,四五級的大風,是風力發電人最樂于遇到的。課中風力發電機模型也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了自然風力的強大,裝配好后,不少同學把模型直接拿到窗外,大風下,風車快速的旋轉了起來,代表電力的頂燈持續的閃耀著。當然也有同學要和室外風力較量,一展自己的肺活量,用嘴吹出風力,確實也帶動了風車的旋轉。
一周的課程結束了,我們的課程還將繼續。下周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