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智能電視產業增長迅猛。據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智能電視零售量為1128萬臺,同比增幅為132.2%,而3D電視零售量為1066萬臺,同比增長率為96.8%——智能電視在市場規模和增速上均已超過3D電視。也正是在今年,韓系彩電企業旗下的OLED電視上市,雖然銷量不佳,但走勢良好。現在市場國內外市場,不僅有智能電視在售,還有OLED電視殿后。目前很多網友都在網上留言表示,面對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智能電視和OLED電視,選誰更合適呢?
從目前來看,彩電行業的主旋律無疑是“智能”。中外家電廠商都在積極生產智能電視。電視機的“智慧”得到了快速升級,智能電視中的操作應用越來越成熟,操作也變得簡單明了。而OLED方面暫時由韓系家電企業領先,上市開售的OLED電視可選尺寸和品牌也不多。
其實,智能照樣可以搭載在OLED這個顯示載體上,我國彩電五虎之一的創維就做到了。OLED電視并不妨礙成為智能電視,實際上,OLED智能電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智能電視,未來繼續把智能搭載在LCD和PDP上的,只能是低端智能電視。
往昔,在中國彩電企業發力智能電視的時候,韓日彩電企業紛紛啟動了OLED之旅。韓日彩電企業紛紛挺進OLED領域絕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對產業發展方向的誤判。回顧電視產業這些年的發展方向,可以發現其發展路徑就是“越來越薄”,從CRT到LCD(PDP)再到OLED。LCD電視最薄可以做到10MM左右,而OLED則可以薄到1—3MM。
在今年的IFA2013發布會中,我國知名家電企業海爾展示了首款OLED電視,隨后,創維在國內發布了兩款OLED電視,其出色的外觀設計和給力的硬件設備,讓行業人士為之一振。這兩家知名家電企業先后發布OLED電視,對于還在發展初期的OLED技術而言,他們用技術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填補了國內沒有廠商推出OLED電視的空白,這款產品承載著國產OLED電視的希望。
隨著AM-OLED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已開始了AM-OLED標準布局。目前,國際標準組織IEC/TC 110已經形成了初步的AM-OLED標準體系,但僅涉及術語符號、測試方法等基礎通用類標準,尚無具體產品規范。在國際AM-OLED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我國根據產品及技術的發展狀況,也在積極開展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已經成立了OLED顯示標準工作組,組織國內相關企業、高校、研究所等單位,開展OLED標準體系的研究和制定,目前已經完成初步規劃。
事實上,我國家電企業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巨頭同臺競爭的技術儲備。但還需要加快產業化建設,并做好原材料開發等產業鏈配套工作。也需要政府應加大對AM-OLED集中支持的力度,促進自主創新的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在知識產權方面加強AM-OLED領域的布局,形成企業自己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增強核心競爭力。
目前,彩電行業的主旋律無疑是“智能”,OLED電視雖好,受技術約束,其成本和售價太高,以至于生產它們的企業并不多。如果您是想體驗高興科技的一般消費者,那么智能電視就足夠使用,對于發燒友們來說,可能只有OLED電視才是他們的最求。各位消費者在購買平板電視產品時,最好是根據實際情況理性購買,價格高的不一定最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