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后一家自行生產等離子電視的企業松下或將關停這項業務。
近日,據境外媒體透露,松下擬于2013財年末(截至2014年3月)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面板。公司目前正展開協調,或于年內出售現已停產的尼崎第3工廠(位于兵庫縣)。
據悉,該工廠于2009年作為等離子面板最尖端生產基地建成,但由于面板銷售低迷,在兩年多后的2011年便停產。等離子業務是造成松下巨虧的重要原因之一,松下將于月內正式宣布上述消息。
松下加速“去電視化”進程
上述媒體消息發布后,松下隨后發出的一份官方聲明稱,關于松下PDP(等離子)事業的報道來源非松下官方說法,報道內容非松下已決定之事實。
盡管松下發布了上述聲明,但在業界看來,等離子電視大勢已去,其退出是必然選擇,因為松下的等離子面板和電視業務在近幾年一直處于虧損且扭虧無望狀態,而外界此前也已經預計,松下將退出這一處于困境中的業務。
“目前超高清電視正在全面普及,而等離子電視要做到超高清的分辨率并沒有商用價值,且成本非常高。”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告訴記者,從產業化的角度而言,市面上見到的等離子電視僅能夠做到全高清,無法做到超高清,這就注定其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上全面輸于液晶電視。
而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松下將把出售工廠所獲的資金用于發展汽車及住宅等相關高增長領域,等離子業務部門的員工也將轉調其他部門,加速公司“擺脫對電視的依賴”進程。
中投顧問家電行業研究員任敏琪對此表示,松下若目前決定退出等離子電視面板業務是明智之舉,等離子電視面板的生產成本較高,相比液晶電視面板,無價格優勢可言。此外,現階段液晶電視面板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需求,市場對等離子電視面板的需求量相對較少。在此情況下,松下與其緊抱等離子電視面板不放,不如開拓其他業務。
任敏琪稱,即便松下等離子退出并非意味著顯示器領域方面的技術研發也將會停止。顯示器業務對松下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雖然在等離子面板方面受挫,但其可以在液晶面板方面進一步發展。技術是企業的關鍵核心競爭力,松下之前對等離子面板市場的誤判,將不會成為其停止技術研發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