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液晶之父”,正在尋求自救。
自夏普十代線投產以來,這是夏普歷史上,也是人類顯示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面臨的市場環境正在逐漸惡化:例如07年至今日元已經對美元升值達50%;07年至今液晶面板的毛利從40%已經下滑到7%,甚至更低;全球液晶市場從07年的供應不足在2011年全面轉入產能過剩,而需求卻持續疲軟、并微幅下滑……
不過,眼下夏普最大的困難卻不是這些經營性的。雖然夏普最近下調2012年平板銷量目標至800萬臺,這可能令夏普的全球彩電市場座次跌出前十——平板彩電板塊近年來一直占據夏普銷售額的半數以上。但是這些“實業”型的困境,卻遠沒有夏普“財務”上的困境來的激烈。
財務危機
在過去的十年里,夏普在液晶面板、彩電整機和太陽能項目上大舉投資——這些方面的總投資額需要用萬億日元這樣的“天文”單位衡量。這些方面的投入遠遠超過了夏普的盈利能力。在以上三大業務自11年以來持續虧損,以及在10年以來利潤已經頗低的背景下,夏普短期債務問題正在發酵。
據路透社報道,夏普目前有3,600億日元的短期商業本票需要籌措資金償兌,明年9月還將有2,000億日元(25.4億美元)的可轉債到期。夏普的總債務額更是高達1.25萬億(兆)日元——這一數字超過夏普2011財年的全年銷售額,同時是夏普2010財年全年凈利潤194億日元的數十倍。預料,夏普銷售額在2012年將難以實現年初制定的增幅為9.9%的目標,甚至可能不及2011年表現;此外,虧損額度會保持在千億日元之上(2012年第一財季巨虧940億日元后的修訂預測值)。
從股市的表現看,東京8月3日,日本夏普(6753.T)股價大幅下挫達到30%,終場收低于28%,創下自1976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最低水平。導致這一結果的是,該公司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經營指標保持11年以來的惡化態勢:4-6月夏普虧損940億日元。實際上,自今年以來,夏普股價已經重挫達75%以上。
股價低迷必然影響夏普的再融資操作。例如,今年3月27日,夏普與鴻海在液晶面板與液晶彩電領域達成合作:鴻海以8.09億美元入股夏普,持股近9.99%,成為夏普最大的股東。同時,鴻海參股夏普十代線的運營公司"夏普顯示器產品"(SDP,目前更名為新界顯示)37.6%,股比與夏普相同,獲得十代線一半產能。但是年初交易的核算基準是每股550日元,而現在夏普股價已經跌至200日元左右。由于劇烈的賬面虧損,鴻海已經在和夏普重新商談合作條件。
全球知名信用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在8月31日對外表示,已經將夏普公司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這主要是因為鴻海對夏普投資的未確定性的增加。受到此消息的影響,夏普股價再次暴跌13%。同時,標準普爾維持夏普負面展望。
分析認為,夏普必須在最近拿出可行的重組方案,以獲得債權人、保險公司和信托銀行注入更多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