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FT,TFT和LCD有什么區別?
LCD液晶顯示器
LCD是液晶顯示屏的全稱:它包括了TFT,OLED,UFB,TFD,STN等類型的液晶顯示屏。
液晶顯示器(LCD)是現在非常普遍的顯示器。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省電、輻射低、易于攜帶等優點。液晶顯示器(LCD)的原理與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大不相同。LCD是基于液晶電光效應的顯示器件。包括段顯示方式的字符段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字符、圖形、圖像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大屏幕液晶投影電視液晶屏等。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在通電時導通,使液晶排列變得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排列則變得混亂,阻止光線通過。下面介紹三種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TFT薄膜晶體管
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是有源矩陣類型液晶顯示器AM-LCD 中的一種,TFT在液晶的背部設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動的”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像素進行控制,這也就是所謂的主動矩陣TFT(activematrixTFT)的來歷,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反應時間,一般TFT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約80ms,而STN則為200ms,如果要提高就會有閃爍現象發生。
而且由于TFT是主動式矩陣LCD可讓液晶的排列方式具有記憶性,不會在電流消失后馬上恢復原狀。TFT還改善了STN閃爍(水波紋)-模糊的現象 有效地提高了播放動態畫面的能力。和STN相比,TFT有出色的色彩飽和度、還原能力和更高的對比度,但是缺點就是比較耗電,而且成本也比較高。
TFT-LCD技術是微電子技術與液晶顯示器技術巧妙結合的一種技術。人們利用在Si上進行微電子精細加工的技術,移植到在大面積玻璃上進行TFT陣列的加工,再將該陣列基板與另一片帶彩色濾色膜的基板,利用與業已成熟的LCD技術,形成一個液晶盒相結合,再經過后工序如偏光片貼覆等過程,最后形成液晶顯示器(屏)。
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當于一個開關管。常用的TFT是三端器件。一般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導體層,在其兩端有與之相連接的源極和漏極。并通過柵極絕緣膜,與半導體相對置,設有柵極。利用施加于柵極的電壓來控制源、漏電極間的電流。
總而言之,TFT-LCD與無源TN-LCD、STN-LCD的簡單矩陣不同,它在液晶顯示屏的每一個象素上都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TFT),可有效地克服非選通時的串擾,使顯示液晶屏的靜態特性與掃描線數無關,因此大大提高了圖像質量。而開關單元(即TFT)的特性,則要滿足通態電阻低,閉態電阻非常大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