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產品對LCD的競爭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產品上,OLED更為輕薄、省電、而且顯示效果更佳、視角更好。性能上的優勢,會使得追求產品先進性的購買群體優先選擇OLED電視。——對于彩電這種使用時間在8-10年的“大家電”多數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具有“超前”性的產品。行業研究數據表明,液晶提到crt的過程中,轉折點出在,液晶價格接近CRT的1.7倍時。這一點也會發生在OLED替代LCD的過程中:當OLED的價格在LCD的1.5倍,甚至更高些的時候,LCD的競爭力就會開始全面喪失。
第二, OLED產業的興起還會從投資上對LCD造成競爭。2012年以來,OLED投資的加大,第一個結果就是全球內主流面板企業已經沒有新建“大尺寸、高世代LCD”面板線的計劃——這些企業都已經將投資轉移到了OLED上。三星、LG雖然表示會在國內市場投入8.5代線LCD面板線的建設,但是這兩條線主要來自韓國境內兩家企業對應項目向OLED技術改造的設備和產能轉移。OLED面板線投資加大,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對LCD面板線的改造——也就是說,OLED產能擴張的過程很可能意味著lcd產能的縮減。在上游產業上不會形成LCD和OLED真正的競爭:因為LCD和OLED的投資人是一個群體,OLED的投入主要來自于對LCD面板線的改造。
因此,OLED對LCD的替代過程不會是簡單的競爭問題,更多的會是“技術”的升級過程,尤其是面板線的升級過程。
不過,對于平板面板業的另一支重要技術力量“PDP”等離子產品,就沒有那么幸運了。PDP等離子產業可能會是OLED產業化過程中被率先淘汰的部分。這就如同,LCD淘汰CRT的過程中,背投電視技術被率先出局一樣。
在液晶和等離子電視興起之前,受到技術原理的限制,經濟型的CRT電視顯示畫面難以突破34英寸(即便是專業級產品,不計較成本的應用37英寸的CRT也已經是畫面大小的極限)。CRT“大不了”的事實,使得多種背投影技術殺進民用彩電市場:CRT背投、LCD背投、LCOS背投、DLP背投等等,這些技術早2001-2004年期間,占據有超大尺寸(40-65英寸)彩電市場的主要份額。
背投顯示技術雖然解決了畫面大型化的問題,卻不得不面對清晰度、亮度、視角、體積等諸多方面難以改進的缺陷。隨著等離子和LCD液晶電視大型化的發展,背投影顯示技術僅僅輝煌了三四年,就在2005年開始沒落,并最終在2007年前后退出主流彩電領域。
未來,隨著OLED電視的普及,以專注高畫質大尺寸市場著稱的PDP等離子顯示技術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背投:在OLED替代LCD的過程中被率先淘汰。
PDP顯示技術比較液晶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畫質質量上,尤其是黑色表現和對比度上。這是PDP能夠生存與液晶技術泛濫的平板市場的基石。但是,對于追求高端顯示效果的用戶,OLED的色彩、對比度、黑色品質、可視角度、超薄節能的特性無疑會更具吸引力。
目前,國內等離子彩電市場持續疲軟。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AVC)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中國內銷彩電零售規模852萬臺,其中液晶電視771萬臺,等離子電視46萬臺,CRT電視35萬臺。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不到5.4%。
在全球市場,等離子的表現要好于國內市場。對大尺寸電視需求強勁的北美市場,等離子產品的占有率在三成以上,歐洲市場次之,則為15-20%。亞洲市場更次,在一成左右,其他新興市場,液晶產品的優勢則明顯。等離子產品的市場表現具有經濟越發達地區,市場占有率越高的特點,這和等離子產品大型化的成本更低,以及這些地區對大型產品需求更旺盛有關。
但是,等離子電視實際市場需求依然巨大的現象,掩蓋不住等離子市場自身的疲軟,和弱勢走向。日前,在松下奧運專用電視推介會上,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視聽產品營銷公司總經理林凌杰強調,松下今年開始,將不再按照尺寸大小來分化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產品結構。這意味著對于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企業,松下不在堅持“等離子在大尺寸上擁有絕對優勢的傳統觀點”。據悉,之前松下電視的產品結構等離子電視占據了60%,液晶電視占40%,今天松下推出奧運專用電視之后,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結構比例將調整為6:4。
分析認為,在全球市場,OLED電視一旦推出,其更高顯示性能的特點會首先吸引高端用戶:這些用戶恰恰是等離子的鐵桿粉絲。雖然早期OLED產品會從LCD和PDP兩者手中搶市場,但是對于綜合市場占有率只有一成多的等離子,任何一臺電視市場的丟失,都意味著比LCD更大的困境。尤其是市場占有率下降,對營銷成本上升的推動作用,將抵消等離子電視傳統的成本優勢。
不過,對于國內市場,因為OLED電視的價格短期不會下降迅速,所以高端客戶群對等離子的需求短期不會受到根本性沖擊。分析表明,如果廠家不像松下降低等離子產品供應比例那樣,主動出讓市場,面對OLED產品的興起,PDP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生存期甚至會超過歐美市場(雖然,這種生存期的延續,不能改變OLED會優先淘汰等離子技術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