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高端
事實上,稱日本家電企業沒落并不恰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了日立、松下、索尼、東芝、富士通、三菱電機、NEC和夏普這八大企業2011財年業績預測數據發現,雖然松下和夏普的虧損都創歷史之最,但8家企業總銷售額依然達到439100億日元,下滑幅度只有4.3%。在這些企業中,日立利潤將達到2000億日元,三菱電機為1000億日元,東芝為650億日元,富士通利潤為350億日元。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總裁助理王金亮向記者表示,日本家電業并非沒落了,而是瞧不上低利潤業務,轉型高端制造業了。
平井一夫認為,索尼擁有多樣化業務,但需確定旗下哪些業務正在生產廉價的、低附加值的產品,從而將這些業務分離出去。索尼還應協調不同業務的合作,從而降低成本。
除了松下、索尼正在擴展利潤更高的能源、醫療等領域外,日立的業務范圍早已涉及基礎設施、信息技術、電力系統和高功能材料。
2月9日,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發布“中國事業戰略2015”,以期到2015年中國市場銷售額達到1600億元,相較2010年提升1.6倍,支持其千億規模的是ATM、火力發電系統、鐵路系統、電梯、建筑機械、高性能材料、醫療設備等眾多領域。
東芝亦然。公司業務范圍涉及社會基礎建設、能源電力、半導體、電子元器件、信息系統工程、IT終端產品、家電等等領域。
可以看出,八大企業中,沒有虧損的企業涉及業務廣泛,家電產品僅是其中一項;而虧損的企業正在全力開辟新的盈利業務,收縮不賺錢的或者附加值低的產品線。從這個角度來看,說日本家電企業沒落為時尚早。
家電研究專家于清教說,日本產業結構“十年一換”的規律在家電行業得到充分體現,這是行業趨勢所逼。松下走新能源、環保領域路線;索尼進軍鋰電池業務、3D電子產品和網絡服務;夏普強化液晶電視和白電,主打健康節能牌。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則還在打價格戰,忙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