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財報一季愁。
近日,日本家電企業2011年財報陸續出爐。松下預計上一財年虧損7800億日元,夏普虧損2900億日元,索尼虧損2200億日元,均飽受利潤下滑之痛。
受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日元升值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日本家電制造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企業正在逐步舍棄中低端家電制造業務,向利潤更高、門檻更高的商用領域邁進。
遲暮之憂
有人說,日本家電企業已經老了。仔細算來,它們大部分已過耄耋之年。在經過幾十上百年市場風雨的洗禮之后,這些企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根據此前的預計,松下2011財年全年虧損額為4200億日元,但后來的數據顯示,這一預計太過樂觀。最新的財報顯示,松下凈利潤虧損額預計超過7800億日元。這創下松下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虧損紀錄。
創虧損紀錄的還有夏普。夏普公告稱,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財年內,該公司預計將凈虧損2900億日元。
索尼則以2200億日元的數字,迎來了它第四個虧損年頭,其中電視業務連虧8年仍未停歇。
松下總裁大坪文雄曾解釋稱,“全世界的企業一窩蜂地涌入了平板制造業,這壓低了面板價格,導致無法突出我們的技術優勢。”
日本企業在決定液晶電視走向的面板產業上的確出現過錯判:先是認為液晶電視代替CRT電視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導致在面板投入方面行動遲緩;接著松下又押寶等離子,而等離子最終被邊緣化。在面板業務上有優勢的夏普,產品線過短,主要依靠電視業務,如今正面臨行業的普遍虧損。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日本家電企業競爭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陳舊僵化的心態!耙环矫嫜邪l人員相對老化,另一方面研發心態老化!绷赫聩i說,這主要表現在日本彩電企業固守原有的陳舊產品設計思路,對智能電視等新興細分市場缺乏研發興趣與推廣激情。
無獨有偶,家電營銷專家趙為民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日本家電沒有抓住新一輪互聯網經濟的浪潮,技術、管理、文化和組織等方面均創新不足。
老樹開花
“僵化”讓百歲之年的日本家電企業出現凋敝之勢,不過傳統業務的虧損或許只是企業的一面,另外一面,新興業務的布局正在展開。
針對業績虧損問題,2月20日,松下電器中國公司公關部相關人士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我們正在轉型中!
松下首先考慮的是改善盈利能力。上述公關人士稱,松下總裁大坪文雄在2月初表示,要在整個松下集團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新業務模式,同時計劃加速推進目前正在實施的收益構造改革,從而在2012財年使業績實現“V”字恢復。
按照大坪文雄的規劃,松下首先要實現電視和半導體業務的盈利,其中3個等離子工廠合并為一個,液晶面板轉向小尺寸的非電視用途,且面板業務中電視以外的用途將占五成;第二是強化白色家電、太陽能及車載電池業務,在太陽能業務方面,松下的目標是居日本市場份額首位;最后,在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方面,將構筑機器互連、維護及相關服務的“三重盈利”業務模式。
松下的愿景是,到2018年公司創業100周年時,成為電子產業第一的環境革新企業,這一目標被視為松下正從一家電子企業轉型為能源企業。而從大坪文雄2012年的規劃中也能看出,公司要強化太陽能、車載電池等方面的業務,收縮家電方面的面板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經“有多家全球企業決定采用”松下醫療顯示器的同時,索尼也在朝這個領域邁進。
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表示,索尼將借助圖像傳感器的競爭優勢,大力發展醫療設備業務。在索尼削減部分產品銷售目標之際,醫療設備業務有潛力成為索尼的主要利潤來源。
不過,從目前來看,索尼仍然強調電子業務為其核心業務。按照平井一夫的說法,索尼將繼續推動核心的電子業務的增長,包括數碼影像、智能手機和游戲業務,并扭轉電視業務。
顯然,在核心業務中,平井一夫把普通LCD電視剔除在外。索尼認為,普通電視已經廉價商品化,因此不應繼續在這個市場上浪費資源。
索尼中國公關部人士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的戰略很清晰。”
同樣虧損的夏普,目前不愿意透露公司任何關于轉型的規劃!斑@個需要保密,如果有變化,要到4月份才能公布。”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公關課相關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