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光電9月份銷售165萬片液晶面板產品,銷售收入達10.5億元,當月實現了經營性盈利,已成為了海峽兩岸產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工廠。
TCL前三季度LCD電視銷量達1104.5萬臺,已超越去年全年銷量。據中怡康數據顯示,1-9月其國內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已提升至14.71%,已超越創維,與海信的差距迅速縮小。隨著四季度傳統家電銷售旺季的到來,TCL多媒體的銷量可能還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全年可超越到1520萬臺。
布局產業鏈,謀求大發展
憑借著“鷹的重生”的精神,TCL渡過了國際化帶來的低谷,重新回到了彩電行業的前列。一邊努力,一邊進行新的布局,謀求更大的發展。
從2009年開始,TCL先是投資背光模組,繼而投資液晶面板(華星光電)。在投資者和同行的質疑聲中,經過幾年的努力,TCL終于構建了“液晶面板-背光模組-整機”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具備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的彩電企業。
然而,直到2012年的第一季度,全球主要的液晶面板企業包括三星、LG、友達、奇美、夏普等,由于產能過剩,已連續六個季度虧損。剛剛投產不到半年的華星光電,能否成為TCL新的增長引擎,還飽受資本市場的質疑。
萬事俱備之后,TCL似乎還欠缺一把東風。
面板市場環境迅速改善,華星光電迅速提價、上量
10月27日,TCL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華星光電前三季度僅虧損0.7億元,9月當月實現了經營性盈利。根據Display Search最新報告顯示,華星光電9月出貨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為9.5%,已超越夏普成為全球第五大供應商,32寸產品出貨已列全球首位。國內方面,華星光電成為了繼奇美之后的大陸液晶電視面板第二大供貨商。華星光電成長的速度令人振奮。
從2012年4月份開始,液晶面板行業迅速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國家相關部門將32寸以上面板的進口關稅提升到5%。6月份,國家節能惠民補貼政策開始實施,32寸產品成為了市場上最熱銷的機型,下游整機廠商對于液晶面板的需求十分旺盛。而由于國外主要的面板供應廠商三星、LG、奇美、友達等,本年度在32寸產品上的產品投入十分有限,遠遠無法滿足國內32寸面板的需求。32寸產品價格從4月份到9月份連續提價,上漲幅度達5%,目前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行業情況的變化,給華星光電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會。華星光電也沒有白白讓機會錯過。從TCL的銷量公告可以看到,華星光電的成本改善和銷量拓展提升都很迅速。成本改善體現在良品率提升十分迅速。從4月份開始,華星光電的產品良品率就開始持續提升,到了9月份,綜合良品率已經達到95%,達到了國際先進的水平。這意味著華星光電在產品的成本上已經于競爭對手相差無幾。而銷量的打開,則意味著華星光電的產品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據悉,目前三星、TPV以及國內的海信、創維等一線客戶都已經從華星進行采購。
和業界同行相比,華星光電的特點非常鮮明。基本可以概括為“多、快、省”等幾個特點。“多”體現在玻璃基板投片量大。華星光電的設計產能是10萬片,目前投片量已經達到了10.8萬片。導入四道光罩工藝,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能有效擴大產能,預計可以使產能提高到12萬張以上,較原設計提升20%。
“快”體現在華星光電項目17個月建成投產、10個月爬坡達產,不僅創造了同類生產線建設速度之最,還創造了量產出貨從零到百萬片最短的世界記錄。
“省”體現在華星光電的項目投資省和客戶使用產品的成本省。與國內同行相比,華星光電的項目投資節約了40億元。同時華星光電自主的HVA技術,節能效果業內最優,可使32寸液晶面板電視的背光模組成本下降2~3美元,更具成本競爭優勢。
根據TCL集團第三季度報告,“華星光電9月已經實現單月盈利,四季度經營情況有望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