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擴張不符合實際
不久前,東芝數字產品及服務公司總裁大角正明接受專訪時透露,東芝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將實現2012年達到200萬臺,2013年液晶電視和電腦共超過1000萬臺的目標。
而據了解,在日本彩電企業2011年第一季度財報相繼出臺之后,由于虧損達155億日元之巨,索尼公司已經做出決定,將下調500萬臺液晶電視的出貨目標。
眾所周知,上世紀80年代東芝品牌在中國市場名噪一時。但從90年代中期起,東芝在中國的市場戰略開始出現問題。在彩電市場上,康佳、長虹等一批國內品牌崛起,并推行低價策略。包括東芝在內的外資彩電品牌均受到擠壓。數據顯示,東芝全球液晶電視在2010年銷量達1400萬臺,占全球市場8%。同年,中國液晶電視銷量超3500萬臺,而東芝電視在國內彩電市場的銷量卻不到50萬臺。在目前液晶電視市場趨于飽和,國內廠家和日韓其他廠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東芝要完成在2012年實現銷售200萬臺液晶電視的目標,很有難度。
信譽修復“這個比較難”
筆者隨意在搜索引擎輸入“東芝”字樣,百度貼吧仍能看到新的關于東芝筆記本電腦或東芝彩電質量問題的投訴與建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本應在2009年前后迅速解決的豎線門受害消費者發帖,至今仍有不少網友在上傳、更新。面對復雜局面,連東芝方面也承認,“中國市場很復雜。達成共識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不容易”。
“當務之急東芝需要做的是盡快修復因豎線門和黑屏門而損壞的消費者口碑。”行業人士認為,如果不能改變形象不佳的局面,無論是整合市場營銷活動還是擴大在華銷售網絡,都將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