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劉軍迅速梳理了新戰略——不再靠一款單品沖擊市場,而是回歸到產品組合的模式:對每個市場板塊都推出產品,包括低至1000元的廉價平板電腦,以迎合中國和其它地方不那么富裕的消費者的需求。
但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向記者透露,聯想樂Phone第三季度市場占有率約5.4%,樂Pad市場占有率約3%,位居行業第五名,其市場份額相距蘋果仍甚遠。不過楊元慶聲稱,聯想移動互聯產品智能手機在剛剛過去的11月出貨量突破百萬,平板電腦也排名第二,領先于安卓系統的其他廠商。
11月29日,聯想推出的樂Phone S2,透露出更多的適應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努力。同時發布的平板電腦樂Pad S2系列5英寸、7英寸、10英寸三款產品,也以豐富的本地化應用為亮點“和蘋果競爭,我們的戰略是三英戰呂布,即提供更多品類,滿足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覆蓋不同的市場板塊。”劉軍對記者稱。
渠道之戰
就像聯想的傳統PC業務一樣,在移動互聯領域依舊很難看清聯想的整體戰略和技術核心,其核心競爭力似乎還在于價格及銷售渠道,聯想的營銷戰略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用幾款適合中國人的產品,按照中國人接受的價格去占領中國的市場。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機市場了,手機、電視、電腦都在全球占到了超過20%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得中國者得天下。”劉軍向記者聲稱,iPhone定價太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不會那么順利,聯想挑戰蘋果的底牌,是對每個細分板塊都推出產品,以迎合中國和其它地方不那么富裕的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但相比較眾多更熟悉移動互聯的本土廠商而言,聯想的價格優勢就沒那么明顯了。HTC、小米、魅族等手機生產商正迅速成長,眾多千元智能機在涌現,性價比并不低于聯想,而在渠道運營而言,聯想相較他們更像新手。
目前樂Phone和樂Pad只在中國市場銷售,其顯然有主場優勢。合作伙伴、運營商、渠道商,甚至政府關系它都能輕松搞定——這也是它面對蘋果公司最大的一個心理優勢,這次聯想希望依靠其曾經將惠普、IBM挑于馬下的PC渠道,及與運營商的良好關系將移動終端賣出去。
但現實卻和楊元慶設想的有很大出入:盡管擁有著忠誠并數量眾多的PC銷售渠道商,但人們已經不再習慣去傳統電腦城買移動終端。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就向記者指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不能過度依賴傳統PC渠道。
聯想手機事業部總經理陳文暉聲稱,借助樂Phone A60、P70等明星產品,聯想樂Phone在11月份銷量已突破100萬臺;這其中運營商定制占了七成。孫培麟認為,盡管利潤較低,但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合作是個很好的渠道,能夠幫助聯想更快地占領市場,但在這個渠道上,華為、中興顯然要比聯想做得更好。
不過,IDC個人電腦與周邊研究經理江芳韻在接受臺灣某雜志采訪時表示,聯想的機會也許在新興市場,在除國內之外的新興地區營收,已占聯想整體營收的兩成。若聯想通過PC的熱賣,先在新興市場建立好品牌認知,未來消費者換機升級,自然會考慮聯想。
事實上,這也正是聯想的下一步計劃。未來五年,聯想將在南非、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推出“千店計劃”,這仍是聯想在國內駕輕就熟的渠道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