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K
企業:售后整合并非易事
采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對于所謂“引入第三方售后模式”均不甚了解,對此也是有贊有彈。
“很推崇這種方式”,中山市多威爾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關學告訴記者,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建立好網絡非常難,只有海爾、美的這種巨無霸型企業才有財力去支撐,許多家電企業在農村的銷量少,直接造成了企業對于售后服務網點配置數量較低。“第三方若真正能夠做到位當然好,售后是中國家電行業最后的一塊蛋糕。”
對此,大品牌也有自己的看法,創維彩電品牌發言人李從想就表示出較多的顧慮。“這就等于把售后外包出去,誰來為品牌負責任?維修過程出現消費者投訴,傷害的還是品牌的利益。”他認為,家電下鄉中小品牌沒有售后能力的可以進行托管,大品牌不大可能如此,也影響企業的口碑與聲譽。
第三方售后企業:這是三方得利之事
青島賽維電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某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公司除了海信所有的黑白電產品以外,松下、夏普、大金、三星等售后公司都在做。企業擔心第三方維修會傷害品牌,“讓消費者滿意”是雙方共同的目標這并不矛盾。
記者找到另一家參與方北京英睿得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合作發展部吳余民告訴記者,“生產廠商在農村建立售后服務網點是不劃算的。目前廠家在鄉鎮的銷售額多則幾十萬元,少則幾萬元,這不足以支撐一個售后服務網點的建立。”他表示:“如果通過第三方,將眾多品牌的售后服務集中在一個平臺去做,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將售后服務網點運轉起來。”
業內人士:應建立完善退出機制
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指出,政策雖然有退出期,但政策的影響力和口碑在短期內還將繼續發生作用。對于四年來已經銷售的家電下鄉產品,一旦出現生產企業或者銷售網點關停等情況,其售后服務應該如何解決?這會極大地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應該參照政策實施中建立的嚴格準入制度,在政策退出后,還要建立完善嚴謹的退出機制,將此前各家中標企業和渠道交納中標保證金轉而設立家電下鄉服務保證基金,委托相關職能部門對家電下鄉服務提供全程監管,避免因某家企業退出而導致售后服務斷鏈,保護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