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通知,全國三省一市家電下鄉政策距離到期僅有月余。今年11月30日山東、河南、四川、青島家電下鄉政策將到期,而在“后家電下鄉”時代,中小企業如何面對售后等問題,仍是未知數。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由工信部牽頭,與全國數家第三方售后服務公司合作的“家電下鄉售后網絡建設實施方案”已有定稿,未來將在湖北及山東兩省試點,預計或于明年底在全國推廣。
產品售后亟待解決
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四年后即將結束,而業界對于政策到期后的遺留問題也有諸多討論。有數據顯示,家電下鄉中標的洗衣機品牌有100多個、冰箱品牌將近200個,其中絕大多數品牌在一線城市并無在售。這意味著,當政策退出后,這些不常見的品牌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崗,做好售后,仍是疑問。
記者獲悉,不少企業有超過50%的產品銷量是通過家電下鄉實現的,而利潤全部來自于國家補貼,可以說,如果沒有補貼,這些企業完全是在賠本賺吆喝。采訪中,廣東一位中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家電下鄉中他們的中標產品主要市場是粵東、粵西,政策補貼取消后,市場確實很艱難。該負責人直言,“有道德有良心的會繼續為產品提供保修,很多沒能力,鳥槍換炮,牌子都不要了,還哪里來的保修?”
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副會長郭赤兵表示,目前農村家電售后服務系統仍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借助政策補貼發展起來的中小品牌,其關注的重點僅僅是銷量和利潤,售后服務建設則很滯后,一旦這些中小品牌在政策退出后消失,購買了其產品的農村消費者將面臨維修難等問題。
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初,全國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89億臺,實現銷售額4299億元,共計發放補貼490億元。根據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家電下鄉產品使用及售后服務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家電下鄉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每8臺就有1臺出現過維修情況。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目前全國至少有2360萬臺下鄉產品出現過維修情況,家電下鄉售后系統的完善迫在眉睫。
郭赤兵認為,國家相關部門也應該未雨綢繆,將政策退出后可能帶來的售后服務問題納入考慮范圍,建立相應的退出機制,保護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也是農村家電市場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新模式遲遲“難產”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將針對各地不同情況,推出企業直接服務、政府主導構建、第三方家電維修企業三種售后服務模式。但截至目前,這三種模式中,僅湖北省在試點政府主導構建統一維修體系,傳聞中的“第三方家電維修企業模式”卻遲遲不見,按照工信部此前的說法是“仍處于探索中”。
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有聽過,但是眼見家電下鄉首批就要結束了,這個退出機制的實施卻不見動靜,也沒有時間表,未來中小企業售后如何實現讓人堪憂。
“引入第三方服務是個大工程,需要搭建統一系統、統一的呼叫中心、解決配件問題以及第三方服務商網絡布局完善。”一位服務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個像海爾、美的一樣的第三方售后龍頭企業去支撐,最終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目前還在布局網絡中,工信部將在明年下半年進行驗收。”青島賽維電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向信息時報記者透露,“家電下鄉引入第三方服務的事情,工信部正在積極低調的推進中,實施方案已經定稿,會先在湖北、山東兩省做試點。”他同時強調,具體的時間表仍要由工信部敲定。
據介紹,目前有5、6家第三方企業參與該項目,業務能力基本能夠輻射到全國家電下鄉范圍區域。“第三方企業布局好維修網絡之后,再依據自己的網絡優勢,在各個區域的進行競標,主導思想是要做到‘大修不出鎮,小修不出村’。”上述人士表示。
按照采訪中企業的說法,目前這一工作仍處于網絡建設中,統一的呼叫中心、統一維修系統都在討論階段,并未成型。據業內人士估計,按照這種速度,明年年底至2013年初或能夠實現該方案。
不過,對于這種說法,尚沒有得到工信部相關部門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