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正在呈爆發式增長。有機構預計,今年國內3D電視的零售量將達到2.92萬臺,2011年會達到192.68萬臺,2012年將高達475.99萬臺。隨著3D電影和世界杯3D直播的熱推,國內外廠商開始強推3D電視,未來幾年3D電視將改變電視行業的格局。
兼容型3D電視將成主流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3D電視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根據該商會的調查,超過50%的城市受訪者對3D電視充滿期待。
長虹電器常務副總經理、多媒體董事長林茂祥日前宣布,從今年8月到明年上半年,長虹40%以上的中高端等離子電視將逐步切換到3D等離子電視,并從8月開始全面啟動3D普及活動。
在此之前,松下和三星等廠商也制定了類似的3D電視推廣計劃。值得注意的是,長虹本次推出的3D電視屬于向下兼容型,可以在2D和3D之間自由切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面臨內容的瓶頸,這種兼容的做法可能是3D電視在未來數年內的主流。
心理價格相差逾萬元
“片源少和價格高是3D電視發展的制約因素。”陸刃波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影、游戲和體育賽事采用3D技術制作或轉播,此前制約3D發展的片源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不少業內人士強調,與等離子和液晶等技術相比,3D才是真正影響電視產業革命的技術。但是從目前3D電視市場售價看,該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當日現場進行的廠商和與會專家的價格測試中,多數專家給出的58寸3D電視的心理價位在8000元至10000元,但長虹和三星等廠商給出的價格在2萬元以上,差距很大。林茂祥表示,期待在明年春節前后,價格能降到1.8萬元。
等離子在3D時代超越液晶?
在今年上半年平板電視的銷售數據中,等離子電視僅增長了17%,而液晶電視的增長超過70%。兩者的競爭遠未結束,3D技術或許成為一個重要的籌碼。據了解,目前強推3D電視的廠商基本都是依托等離子技術發展而來。
“由于液晶電視存在拖尾現象,這在3D影像顯示中會導致疊影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等離子技術的響應時間和動態效果遠遠優于液晶電視。在未來的競爭中,等離子電視有可能憑借自身的優勢逐漸擴大市場份額,成為3D中的主流產品。
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3D是否會終結這一競爭態勢尚待觀望。陸刃波表示,由于長虹、三星和松下等企業加大等離子屏技術的攻關,成本相對較低,但不排除未來技術發展會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