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革命當先
2010年6月30日,一向低調的創維數碼[5.61 -2.44%]公布了2009-2010財年的財報,227.7億港元的銷售規模和13.26億港元的凈利潤,這一歷史性突破的業績讓創維在數據上成為了國產彩電的領軍品牌。
從銷售規模來看創維的內銷已經成為了國內第一,而其凈利潤不僅創造了1998年以來國內彩電行業的最好業績,而且已經超過了其他5家國內彩電企業的總和。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創維的業績雖然位居行業最前列,但是其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在2004年的特殊事件后,創維在液晶等平面顯示產業的布局因為資金壓力受到了影響,其在深圳石巖的平板工業園的落成也被推遲了一年。
當創維正在積極應對的時刻,國內彩電行業的其他巨頭也紛紛進行了各自的擴張,長虹除了在彩電上游布局外,還通過并購美菱電器[10.27 -2.00%]、華意壓縮[10.51 -3.04%]進入了白電領域,而海信則并購了科龍,TCL則進行兩次跨國并購。
顯然堅持相關多元化政策的創維除了在機頂盒、液晶模組、手機等相關產業布局外,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彩電主業中,這為其成為彩電行業領軍品牌奠定了基礎。
記者了解到,過去的5年中創維果斷地調整產業結構,對平板電視領域進行了多項戰略投資,比如說與參股LGD在廣州的液晶模組和液晶面板工廠,投資廣州、石巖、呼和浩特的新平板電視基地,在成都、南京、江西宜春等地建設物流基地。
這些投資在2008年開始發揮出作用,到2009年創維液晶電視的出貨量已經達到600萬臺,占電視機總銷量的78.1%,而進入2010年創維則基本停止了CRT電視的生產。
羅清啟表示,“在原來的4大彩電巨頭中創維是率先淘汰CRT電視的品牌,而其他品牌CRT的比重目前依然在40%左右,顯然在平板電視領域的提前布局已經讓創維成為了國內平板電視的領軍品牌。”
然而創維在彩電行業的脫穎而出,絕對不只是抓住了“液晶”這根稻草,從CRT時代到平板時代,創維在技術革命,特別是應用技術的發展中始終走到了行業的最前列。
當彩電企業都在CRT電視泥潭中尋找生命曙光時,后發的創維卻在電視行業刮起了“逐行”、“純平”等四大風暴,作為行業的后進入者在使用最先進的應用技術方面創維具備了先天優勢。
楊東文表示,“在率先完成液晶電視的產業鏈布局的同時,創維在應用技術領域的布局同樣領先于行業。”
當國產彩電品牌都在為等離子、液晶、背投電視等新技術等艱難選擇時,創維從最初的全面進入到后來選擇液晶用了最短的時間,而且在圖像處理、音頻處理領域,其推出的V12數字音視頻引擎,以及節能“屏變”技術都成為行業效仿的對象。
這僅僅是創維引導國內平板電視技術升級的開始,在2007年國產平板由于上游核心部件受制于日韓廠商而寸步難行時,創維再次選擇了差異化的應用技術,那就是與IT巨頭朗科選擇了合作,將高速USB技術從電腦復制到了電視上面,并且雙方合資1000萬成立了內容下載網站——酷開網。
楊東文告訴記者,“創維與朗科通過這次合作實現了共贏,不僅是提高了電視產品的附加值,而且在液晶電視價格戰的紅海中殺出了一條道路,創維第一次將USB技術用在了電視上,這對電視行業是重大突破,很快這一技術成為彩電的標配。”
而在內容網站等后臺建設領域,當時很多業內人士對于創維的做法并不理解,普遍認為,作為硬件廠商的創維投資網站既缺乏經驗和盈利模式,也對其主業沒有貢獻,但是創維酷開電視后來的熱賣,以及高出對手1000元的平均售價,讓其他彩電品牌紛紛加入到投資內容后臺的過程中。
中國電子[1.10 1.85%]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表示,“要想成為彩電行業的領導品牌,不僅是依靠規模和利潤的領先,在彩電產業的每一次技術革命中都能發揮主導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指標,而創維在國產彩電陣營的全面領先,與其在國內彩電產業的技術革命中的步步領先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