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廈華很可能連續三年虧損,面臨暫停上市。要恢復上市,必須在今年上半年盈利。廈門一位知情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根據有關部門的調研反饋,ST廈華今年上半年將實現盈利。
ST廈華的總經理呂鏡松不久前曾公開表示,經歷近兩年的磨合期,現在的ST廈華已進入奮起直追的新階段。
資金鏈危機
2月25日,ST廈華公告稱,大股東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二股東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將分別向公司提供2億元與1億元的無息借款,借款期限均為24個月,一個月內劃入指定賬戶。
“前兩大股東分別代表實際控制人和廈門國資部門,這表明ST廈華將通過自救度過寒冬,從其近期表現看,保殼應該沒問題。”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2008年半年報中,ST廈華將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歸結為面臨資金鏈危機。
資金鏈緊張問題正在恢復正常。此前,大股東已承諾,將于2010年6月30日前,為ST廈華提供余額不超過8億元的委托貸款,并且ST廈華還獲得了國內數家主要銀行總額度超10億元的授信支持。
“廈門市政府已明確表態,支持ST廈華重振雄風。”ST廈華工作人員說。
變革求新生
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生死門”嚴峻考驗的ST廈華,連續三年虧損卻已成定局。
今年1月7日,ST廈華公告披露,如果2008年度經營業績為虧損,公司股票將于4月30日起暫停上市。
“去年上半年尚未完成變革,銷售減少在情理之中。”前述ST廈華工作人員稱,“公司的做法,其實是提前過冬,如沒有及時采取變革手段,面臨的危機可能更大。”
事實上,所謂變革,就是2007年5月“空降”ST廈華的董事長王炎元、總經理呂鏡松,對ST廈華進行的重新戰略規劃和系統流程再造。為盡快使ST廈華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2475.TW)還從臺灣地區調派數十人擔任部門主管,組成新的管理團隊。
ST廈華“新政”措施包括:內銷渠道結構的優化調整,外銷明確以ODM為主、自有品牌為輔的路線,管理從研發設計就開始進行質量控制與成本優化的考量,產業鏈整合對接中華映管的優勢資源,成為中國首家貫通整合平板電視上下游產業鏈的品牌企業。
根據ST廈華2008年半年報,其內銷方面,將重點開拓國內三、四級市場,減少對大連鎖賣場的依賴,提高非大連鎖賣場的銷售比例,并已在廈門、福州、上海、太原等地開設自營店12家,籌備中5家,且將繼續擴大。
“目前大連鎖渠道對ST廈華的內銷營收貢獻比重,已從原來的五成以上優化為30%多。”上述ST廈華工作人員透露,“去年,公司內銷毛利率提高5個百分點,外銷毛利率也提高4個百分點,尤其是前11個月,廈華平板電視累計出口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這在全球經濟危機當中非常難得。”
該工作人員表示,更重要的是,通過系統流程再造,不僅ST廈華的物料利用率提高10%,而且平板電視市場開始出現中小尺寸需求見旺的趨勢,正好吻合中華映管從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策略。“公司戰略重點已轉移到中小尺寸的液晶電視,目標是將其做到國內最大。”上述ST廈華工作人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