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火如荼的家電下鄉運動,平板電視、高清電視也醞釀著“下鄉”運動。在今年兩會上,部分代表提出將彩電產品下鄉的價格控制線調整到3000元,甚至5000,其宗旨就是要滿足農村百姓看平板電視、看高清電視的客觀需求。不過,在高清平板下鄉的過程中,如何保障農村能夠接受到清晰的電視信號,成為了最需要突破的產業瓶頸。
09年2月開始,家電細想活動已經進入全國推廣階段。絕大部分省份地區將在三月份完成家電下鄉產品和渠道的布局,農民朋友們渴望在五一之前購買到可以享受國家13%財政補貼的“下鄉”家電。其中,彩電產品經過第二輪家電下鄉產品調整最高限價到2000元以后,已經有部分滿足高清顯示的平板電視入圍。
目前,平板電視進入下鄉產品陣列雖然只是少數,但是專家預計隨著平板電視產品的價格的進一步降低,以及未來可能的下鄉彩電價格控制線的進一步調整,將有更多的高檔彩電產品進入下鄉陣列。除了下鄉彩電之外,各地的彩電銷售渠道也在推出一些非下鄉產品,以豐富廣大農民朋友的選擇空間。
這些各地渠道商自行推出的彩電產品,大多數是高檔的平板電視。河北某地的一位銷售商表示,下鄉彩電大多數是傳統的CRT產品,價格在一兩千元,這類產品并不能滿足所有農民兄弟的需要。于這些產品構成差異的大尺寸、高清平板電視,對于一些富裕家庭更具吸引力。“雖然價格更高,也不能享受政府補貼,但是農村娶媳婦、蓋新房之類的事情,許多人還是愿意花這筆錢的”。
不過,在平板等高清電視逐漸向縣城市場、農村市場普及的過程中,當地電視廣播信號質量的問題也進一步顯現出來。據了解,雖然國內彩電產業推行數字化轉換已經有數年的時間,但是陣陣完成數字電視普及的地區僅僅是部分城市市場。國內人口規模超過8億的農村電視用戶幾乎都未能接入數字電視信號,更談不是高清電視信號。
農村消費者收看電視主要依靠的是地面無線傳輸。模擬技術下的地面無線傳輸面臨著諸多的信號問題。例如建筑物的屏蔽、金屬器件的干擾、云層的干擾等等。這導致了采用這種信號接受方式的農村市場,彩電普遍僅能接受二三十個臺,而且半數頻道的節目質量很差,不能滿足高清晰欣賞的需要。
專家指出,在傳統的標清電視上,這種信號質量導致的畫面不清晰往往并沒有在高清電視上表現的那樣嚴重。國內一級城市市場,數字信號普及之前,也有很多消費者反映萬元的高清平板效果居然沒有淘汰下來的老CRT電視好。這一彩電產品和電視廣播信號不匹配的問題,隨著彩電下鄉、平板電視進入普通農民家庭,在更大的范圍內被反映了出來。
對于這一問題,業內人士指出,農民朋友如果沒有確實必要可以先不對家里的CRT電視進行淘汰,等到數字電視信號普及了再多更換;同時距離城鎮較近的消費者可以考慮采用有線電視信號、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則可以采用衛星電視信號,來改善高清電視的畫質品質。不過后兩種方法均需要按月支付一定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