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松下無錫電池廠原鎳鎘車間員工龐小姐被一紙“橈骨遠端”測量結果報告所驚呆。該報告顯示,她已經患上了嚴重的骨質疏松癥,與年輕健康的成年人群之平均值比較,她近似相當于擁有70歲的老人的骨質。
“這是我們自行做的體檢,之前公司給做體檢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項。”龐小姐情緒激動地說,無錫疾控中心的專家曾表示,她這個年紀是絕對不可能患上骨質疏松的,因為她今年只有28歲。
她并不是唯一的一個。另外一位今年31歲的鎳鎘車間員工周小姐同樣被診斷患上骨質疏松癥,與平均值比較,周小姐的骨質年齡接近60歲。
同去檢驗的其他6名“鎘超標”員工大部分患上了骨量減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17-2002,慢性鎘中毒對人體的主要影響為腎近曲小管功能障礙,可伴有肺氣腫、骨質疏松、骨軟化癥,并可使肺癌及前列腺癌發病率高。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員工患上骨質疏松與鎘超標有關。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王瑩表示,雖然之前該員工有在鎳鎘車間長期工作經驗,不過對于骨質疏松的具體原因還是要參照其是否患有其他病癥,同時參照其工作現場以及病歷綜合研究。她對記者表示,在28歲患上骨質疏松確實并不多見,一般發病時間在40歲左右。
5月23日,無錫松下安排14名員工在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的檢查診斷中,發現一名員工有高血壓、動脈炎癥狀需要住院觀察,公司協助辦理了住院手續。24日上午該員工家屬和公司協商,在住院費用今后再說的前提下,本人接受公司住院安排。
“他們希望我們為他們的病癥支付治療費用”,無錫松下電池廠副總經理相關負責人說,但公司認為,他們的骨密度檢查報告是否與職業病有關,要請無錫市疾控中心的專家來做出解釋。公司充分考慮員工的擔憂,在鑒定結果尚未公布期間,骨密度相關的治療費用由公司承擔,其他方面的疾病,員工可優先治療,如果條件困難公司可以先行墊付,并在職業病鑒定相關結果完成后,根據結果承擔費用。
一個值得指出的細節是,雙方僵持到當夜八九點的時候,無錫松下電池廠請了無錫新區工會代表、無錫市疾控中心以及無錫市信訪局代表出席。“我們認為第三方的出現有利于評判公允。”相關負責人稱。不過“鎘超標”員工們顯然不這么想。“就算是請工會,也應該我們請,他們請來的工會能否代表員工利益?”一名憤怒的員工家屬稱,該工會代表當場并未為員工爭取權益。
次日,工廠派人送“鎘超標”員工到無錫第一人民醫院就診。“但是員工提出了其他要求,”工廠方面稱,員工要求做全面檢查,包括CT、B超、腎功、肝功能等等。而工廠在這方面難以首肯,其中部分檢查已經在職業病鑒定流程中予以實施。談判再度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