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OLED產業日本強調產業鏈的貫通配合
日前,據日本NEDO技術開發機構宣布,其已經確定了2008年度“新一代大型有機EL顯示器基礎技術開發(綠色IT計劃)”的委托企業。并將力爭取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開發出40英寸以上有機EL顯示器的量產技術。這是日本國內首次以企業多方聯合的方式共同開發大尺寸化的OLED平面顯示設備的量產技術。
據報道稱,獲得NEDO此次項目委托的單位包括:索尼、東芝、松下、夏普、住友化學、出光興產、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長州產業、JSR、島津制作所、大日本網屏制造、日立造船共10家企業和1家團體,全面涵蓋了OLED產業鏈的上下游產業。其目標是開發適用于有機膜損傷較小的可大面積形成電極的材料技術及制造工藝技術,大面積透明封裝技術以及大面積有機制膜技術,以便在2015年能夠量產全高清的40英寸以上尺寸級OLED顯示器。
據有關數據和研究表明,OLED是目前市場火爆的LCD液晶顯示技術和PDP等離子顯示技術的最有利競爭者和技術替代選擇。資料表明,OLED顯示技術能夠輕易實現從不足一英寸到四十英寸以上級別的全高清1920*1080分辨率顯示。同時,在平面顯示技術中OLED又具有理論成本最低、最節能、工藝比液晶技術簡單,亮度、對比度、色彩效果更加出色的特點。因此,也有人將OLED顯示技術成為一項“完美”的技術。
目前,小尺寸的OLED顯示產品,包括被動矩陣驅動和主動矩陣驅動產品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數碼相機、手機、MP3等顯示設備上。同時,索尼亦有一款11英寸的便攜OLED電視機上市銷售。但是在大尺寸OLED技術上,該行業依然面臨著一定的難題,其中主要是成品工藝問題。此次NEDO的“新一代大型有機EL顯示器基礎技術開發(綠色IT計劃)”計劃的目的就是聯合OLED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解決大尺寸化OLED顯示設備面臨的制造難題。
分析指出,日本諸多企業能夠聯合于一起不惜重金砸向OLED產業,表明了日本期望在未來的全球彩色顯示產業中,尤其是彩電產業中占據領先地位的決心。
在今天市場流行的平板電視技術中,無論是液晶還是等離子產品,日系廠商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日系彩電企業無疑希望在未來的OLED戰略中依然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此次參與“新一代大型有機EL顯示器基礎技術開發(綠色IT計劃)”項目的日系企業涵蓋了范圍極其廣泛。索尼、東芝、松下、夏普代表了終端制造商和彩電企業,也是OLED技術的核心擁有者,其中東芝還是重要的半導體企業(半導體驅動芯片是OLED面板的重要組成部分);住友化學、出光興產、JSR等則代表了原材料和關鍵組件的制造企業;長州產業、大日本網屏制造、日立造船等則是日本重要的裝備制造企業,肩負著OLED產業關鍵制造設備的研發任務;此外島津制作所代表了檢測設備儀器的制造研發商,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則側重于基礎技術和設備的研發。
參與“新一代大型有機EL顯示器基礎技術開發(綠色IT計劃)”的委托企業涉及了電子、光學、化學、機械等多個部門,儼然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互通、合作,尤其是索尼、東芝、松下、夏普等終端企業的通力合作,日本極有可能在OLED產業上再次把把對手企業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