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韓液晶屏巨頭紛紛聯合投資新生產線,中國僅有的幾家液晶屏商在重組至今無果的情況下,也各自展開了擴產計劃。
2月29日,龍騰光電對外宣布,該公司于2007年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的二期增資8.7億美元的申請,近日已獲得批準。加上首期6.99億美元投資,在國內液晶三巨頭中,龍騰光電的液晶面板產能將超越上廣電和京東方,原本居于"老三"的龍騰一躍成為了國內產能最大的液晶屏企業。
非簡單產能擴張
2006年底開始談判的國內液晶屏三巨頭整合,一度是2007年國內消費電子業最熱門的話題,但是隨著液晶屏行業的回暖和三家企業紛紛盈利,所謂的整合已經名存實亡。
事實上,從一開始,三巨頭就各懷心思,月產能只有3萬片的龍騰光電一直對自己的弱勢地位耿耿于懷。
2007年6月,有消息稱三方整合已達成初步協議,在初步定名為"中國光電"的新公司中,上廣電、京東方和龍騰分別占股為30%、27%和7%,對這一結果,上廣電最為滿意,而龍騰最為不滿。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龍騰光電最初成立時,昆山當地政府為其描繪了宏大的遠景——以龍騰光電為中心的昆山光電產業園將用5年時間形成一個1000億元左右的產業鏈,成為中國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產量約占全球1/10。然而,區區7%的股份并喪失話語權的安排使得當地政府難以接受。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2007年6月,龍騰光電提出二期增資8.7億美元的申請計劃,擬將工廠產能從月產3萬片提高到11萬片,這將超過上廣電9萬片和京東方8.5萬片的月產能,而前后兩期總投資也將達到15.69億美元。
此外,龍騰光電也在規劃自建彩色濾光片生產線,希望能解決5代彩色濾光片供應不足的問題,并且藉此降低生產成本。
其實,在一期工程量產后,龍騰就開始尋求二期項目的資金,但當時幾乎所有的液晶屏企業都在虧損,無論國內的銀行還是日本的風投都對龍騰項目表示懷疑,這使其資金籌集一度陷入困難。事實上,在一期工程建設中,龍騰也曾出現資金緊張。
不過,液晶屏行業的回暖化解了龍騰二期項目的資金困境,龍騰光電有關人士表示,這些資金最快2008年下半年就可以到位,但是拒絕透露投資方。
對于第二階段擴產計劃,龍騰方面指出,華東一帶雖然是筆記型計算機的生產基地,但是筆記型計算機面板完全仰賴進口,龍騰光電新增產線會針對筆記型計算機面板作設計,希望進入筆記型計算機面板,而現在龍騰也已開發出14.1英寸筆記型計算機面板。
據悉,目前龍騰的3萬片產能主要是以19英寸寬屏幕顯示器面板為主,另外還有17英寸顯示器面板,主要是為電腦液晶顯示器使用,與京東方、上廣電的產品過于雷同,需要尋求新的產品來突破。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龍騰這次擴產更重要的是增加話語權,而不是簡單的產能擴張。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張兵表示,調查機構預測液晶屏行業這輪回暖到今年第四季度可能結束,屆時大多數液晶屏廠家將再次陷入巨虧,到時候液晶三巨頭的重組有可能重新啟動,如果龍騰能趕在重組前完成產能擴張,就有希望成為新公司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