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獲得更多機會得益于液晶面板此前的持續緊張。從2007年年初開始,液晶面板供應持續吃緊,部分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出現連續上漲。其中,銷量最大的32英寸液晶電視,其面板價格一路走高,目前達330美元左右。
同期,等離子面板的供應卻呈現出相反的特點。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2007年第三季度,等離子模組的出貨量達到310萬片,創下單季新高,這一數字比第二季度的出貨增長33%;而液晶面板的出貨增幅僅為20.66%。DisplaySearch預測,第四季度等離子模組的出貨將達到450萬片,再創新高。
與等離子面板供應量上升伴隨的還有單價的下降。數據顯示,在液晶面板持續漲價的同時,第三季度等離子模組的售價平均每片僅為456美元,較第二季度下降10%,較去年同期下降37%。DisplaySearch指出,等離子模組平均售價已經連續3個季度出現兩位數的下跌走勢。
此外,等離子為人所詬病的分辨率問題也有改善的跡象。第三季度,等離子雙倍高清產品的出貨量占整體出貨的比重已經達到11%。在32英寸等小尺寸領域,LG推出的32英寸產品也填補了等離子在小尺寸方面的空白。
不過,等離子能否抓住目前的機會拓展自身的市場份額,還要看其能否保持持續的供應增長。據了解,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緊張以及對等離子電視的刺激性需求正在導致等離子面板供應出現10%左右的短缺。2008年7月,長虹首期投資6.75億美元的等離子顯示屏工廠也將投產。
針對液晶和等離子的競爭,專家分析認為,隨著液晶面板企業第八代線的運營以及等離子企業推出32英寸的產品,液晶和等離子的爭奪正在從32英寸到50英寸全線展開,這一競爭在2008年將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