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音、視頻領域的第一個民族標準AVS已經獲得信息產業部的批準,現正提交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按程序認證,然后進行歸檔,2月份有望正式頒布成為“國家標準”。業界預測,這一標準的確立將大大推動中國IPTV的進程。
標準之爭影響發展
2005年,有關IPTV的新聞頻見于各大報紙,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在一些城市所進行的IPTV商用試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因IPTV的的標準尚未統一乃至仍有諸多不確定,整個產業處于較為混亂的局面下,不利于IPTV大規模的發展。
卷入IPTV標準之爭的主要有MPEG-2、MPEG-4、H.264等相對成熟的標準。其中,MPEG-2標準在廣電部門已應用了十余年,多家視頻廠商、運營商則對MPEG-4和H.264標準青睞有加。但就整個IPTV產業而言,并無統一的標準,運營部門難以形成產業合力,進展遲緩。
標準未統一,也讓IPTV的產業鏈各個環節受到制約。運營主體不同,選擇的模式和標準均不同,有的運營主體,先入為主,確定屬于自己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廠商產品可能滿足了一個運營商的運營標準,卻與其他的運營標準不兼容。
由此,處于產業下游的設備商不敢放開拳腳,唯有小心翼翼。有不少IPTV設備商感嘆到,“標準未定,很多后期工作根本無法著力,怎么可能快速進一步跟進,而這勢必影響到整個市場策略。”
總而言之,先前在IPTV的標準未確定的情況下,IPTV無法大規模產業化,其發展、壯大無形之中受到了限制。
“國標”確定推動IPTV進程
“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國家強調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并且明確了對自主重點技術標準的扶持態度,除軟件、芯片外,數字音視頻技術名列第三。
而中國音、視頻領域的第一個民族標準AVS獲得信息產業部的批準,正是我國民族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的體現。
在編碼效率上,AVS比傳統的MPEG-2效率高了二至三倍,在計算資源的消耗上降低了30%-50%。盡管如此,AVS還是選擇了與MPEG-2系統兼容的道路。主要是因為,MPEG-2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在產業鏈的上游設備生產環節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在下游的接收設備中,其關鍵芯片也都是遵循MPEG-2標準。短時間內很難扭轉這樣巨大的產業慣性。因此,為了實現平滑過渡,在設計AVS時,對MPEG-2實行兼容而非取代。
此外,AVS除了技術先進、性能穩定之外,重要的是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專利費用方面遠遠比MPEG-4和H.264這兩種國際標準要低。目前,MPEG-2標準每臺解碼設備收費2.5美元,而AVS每臺只收1元人民幣,并對加入其體系的內容制作商及運營商均不再加收其他費用。一些業內人士指出,AVS所采用的“兼容+高性能+低專利費”的戰略,在與其他兩種標準競爭中,將有很大的勝算空間。
AVS開放架構促產業發展加速
雖然,AVS有望將被正式頒布為“國家標準”,但是對于AVS標準以及中國IPTV產業,前路依然坎坷。
首先,AVS作為后起之秀,面對的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從目前相關業務的進展情況來看,MPEG-4和H.264是AVS最為強勁的競爭對手。這兩個標準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以及各方面技術的不斷磨合,已經自成體系,在成熟性上也占有優勢,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
其次,AVS如何走向市場仍有待觀察。對于廣大企業而言,如何將AVS標準從制定層面轉化為應用層面,實現實驗與應用之間的轉換將是AVS標準未來所要經受的嚴峻考驗之一。
再者,現階段基礎上的AVS的產品線還比較單薄,仍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但AVS國家標準仍擁有光明的前途。
一方面是全社會對民族自主創新技術的支持,無論是從民族感情還是技術角度來看,AVS都有望獲得國家和企業的更多支持。
另一方面,針對AVS產業化方面的相對弱勢,AVS工作組進行了市場領域的部署。此外,工作組還向公眾免費開放了部分核心技術和源代碼,這可謂是“殺手級”的實施方案。AVS開放的IP核支持AVS高清解碼,包括SDRAMController等模塊,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任何廠商都可以基于此開放。
有業內人士指出,開放IP核后,將會促進更多的企業以及科研機構不斷地完善AVS,使AVS成熟的步伐加快,進而加快IPTV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