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機器人賽道或將迎來新的“卷王”。
當行業先鋒紛紛亮劍之時,原力無限機器人選擇在2025年云棲大會上拋出一顆“王炸”: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與AstroDroid首款人形機器人。
9月24日,杭州云棲大會,原力無限(INFIFORCE)將正式發布旗下首款人形機器人——AstroDroid,并揭曉支撐它的核心大腦——Hyper-VLA端到端多模態模型。這對組合,被業內稱為“2025下半年機器人圈最值得期待的王炸”。
原力無限智能機器人產品介紹
行業越來越“卷”,新玩家如何殺出重圍?
過去兩年,人形機器人快速升溫,特斯拉、Figure、Agility Robotics等玩家不斷登場,國內具身智能新勢力勢頭強勁。
然而,在外界熱議“誰能跑出來”的同時,行業始終存在一個隱憂:機器人不能只看形體,關鍵還要看大腦。
原力無限的選擇與眾不同:它沒有單純地卷硬件性能,而是把突破點放在AI大腦與端到端模型 上。用一句話來說:不只是造一個“像人”的機器,而是要造一個“能思考”的機器。
AstroDroid:不僅是首款機器人,更是“大腦落地”的載體
AstroDroid是原力無限的首款人形機器人產品。它身高170cm,擁有43個自由度與靈巧雙手,搭載三目視覺、雙激光雷達、六麥環繞與六維力覺的多模態感知矩陣,并由Jetson Orin AGX 64G 提供算力支持。與市面上常見的Demo不同,它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是原力無限全棧自研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的第一個真實落地場景。
這顆AI大腦讓AstroDroid具備了“理解—推理—執行”的完整閉環能力。它不再依賴模塊拼接,而是通過統一架構打通視覺、語言與動作鏈路,在復雜場景下保持穩定。換句話說,它不僅會“看”和“聽”,更會“理解”和“行動”。這也意味著,AstroDroid 將從實驗室走向真實環境,成為未來人機協作的“新物種”。
Hyper-VLA:真正的“王炸”
如果說AstroDroid是“形”,那么Hyper-VLA就是“魂”。不同于傳統的模塊拼接,Hyper-VLA以Transformer為核心,打通了視覺、語言、動作的跨模態特征對齊。它通過遷移學習與端到端優化,在更少數據、更低算力下依然表現出色。
在真實環境測試中,Hyper-VLA的任務完成率達到86.7%(行業均值78.3%),在自動駕駛復雜路口場景中的決策準確率更是達到87.4%(行業均值82.1%)。更重要的是,它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意外時,能夠自主調整策略并恢復任務,讓“可靠性”第一次成為量化能力。
一腦多身多場景:卷出差異化的戰略
除了產品和技術,原力無限更看重戰略差異化。它在行業首提“一腦多身多場景”戰略:一顆AI大腦,不為單一機器人而生,而是可以遷移到不同的機器人形態和應用場景。
在這個邏輯下,同一個大腦可以驅動FORCE系列完成新能源車的自動補能,也能讓AstroDroid在人形交互中自然表現,還能進一步遷移到安防、制造、醫療等行業場景,釋放商業化潛力。這樣一來,機器人不再是“孤立的硬件”,而是AI大腦的延伸與落地。
原力無限AstroDroid AD-01
2025年下半年,機器人行業競爭白熱化。但真正的王者,不是單純的形體秀肌肉,而是誰能先把“大腦”跑通,并率先落地到真實場景。
AstroDroid + Hyper-VLA的組合,是原力無限給出的答案。這不僅是一場新品發布,更是一種行業宣言:未來的競爭,不是機器人的形體之爭,而是大腦與生態的較量。
9月24日,杭州云棲大會,原力無限將正式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