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健康中國”戰略以及《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 - 2025年)》的指引下,肝臟疾病作為慢性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早期發現與干預對于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減輕疾病負擔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醫保政策的支持,無疑是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能夠產生顯著的社會健康效益。
診療演進:超聲彈性成像鑄就新體驗
肝病診療的發展歷程已逾70年,從最初的叩診聽聲,到穿刺采樣活檢,再到如今各類無創診斷設備廣泛應用的時代,這一系列變革極大地提升了廣大慢性肝病患者的就醫體驗。同時,也促使診療時間大幅前移,真正實現了疾病的早發現、早干預和早治療。
目前,在肝臟疾病無創診斷領域,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應用廣泛,涵蓋了瞬時彈性成像、點式聲脈沖剪切波彈性成像和二維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等多種技術。超聲彈性成像主要是通過測量剪切波在組織中的傳播速度來計算組織硬度,進而實現對肝纖維化、門脈高壓、占位病變良惡性評估等多種疾病的臨床診斷。其中,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E超技術是基于受控振動的瞬時彈性成像技術(VCTE™),它可用于篩查、評估和監測多種病因引起的肝纖維化進程,并預測各種肝臟風險結局。
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源于法國Echosens™團隊研發的FibroScan®(中文名:福波看)肝功能剪切波量化超聲診斷儀專利技術,是最早問世的彈性成像技術。該技術通過檢測肝臟硬度來判斷肝臟纖維化程度,具有無痛、無創、無輻射等諸多優勢,操作簡便且檢測結果立等可取,為肝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然而,此前由于檢測費用需患者自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先進技術的普及應用。
醫保破局:多方共贏啟發展新篇
近日,FibroScan®肝功能剪切波量化超聲診斷儀相關檢測項目傳來好消息,已在部分地區試點納入醫保。這一舉措無疑為廣大肝臟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以“肝臟硬度超聲定量檢測”為代表的相關檢測項目,正逐步被納入醫保報銷范疇,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了肝臟疾病早篩早治的可及性。
此次多地將相關檢測項目納入醫保,具有深遠的意義。以上海為例,患者進行該項檢測已可享受醫保報銷。這不僅顯著降低了患者進行肝臟硬度無創檢測的經濟成本,還使更多人,尤其是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能夠主動接受檢測,極大地提高了檢查的可及性和患者的依從性。
醫保覆蓋還將進一步推動“肝功能剪切波量化超聲診斷儀”在各級醫院的普及和應用。對于醫院而言,醫保報銷使得患者對該項檢測的需求增加,這將激勵更多醫院采購此類設備,提升自身在肝病診療方面的能力。一些基層醫院也計劃引入該設備,以滿足當地患者的檢測需求。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醫保政策的持續推進,未來幾年內,該設備在各級醫院的覆蓋率有望大幅提升,讓更多患者受益于這項先進技術。
從行業影響來看,醫保準入對設備生產廠家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以研發FibroScan®的法國Echosens™公司為例,隨著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對于醫院采購而言,醫保報銷后的市場需求增長,將使醫院在采購設備時更具積極性,推動設備更新換代。而整個肝病診療市場也將因此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更多的患者能夠獲得及時準確的診斷,進而帶動后續治療市場的規范發展。
目前,除上海外,其他地區也在積極推動相關工作。青海已將其列為2025年醫保支付類別(丙類),這意味著當地患者也將逐步享受到醫保報銷帶來的實惠;部分省市醫保局也釋放出積極信號,正在對該檢測項目納入醫保進行評估和論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地區將FibroScan®肝功能剪切波量化超聲診斷儀相關檢測項目納入醫保,讓這項先進技術惠及更多患者,為我國肝臟疾病防治工作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