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下,涉及顯示產業的展會“不多”。例如,最新消息, 九月的CCBN展會,作為亞洲最大的廣電展會已經被確認取消。但是,另一些“規模更小”的展會,卻因此獲利非凡——7月31日開幕的上海國際顯示博覽會(UDE2020),作為2020年以來首場國內“視聽展”,各個廠商的“賣力”程度超過以往。
尤其是在顯示新技術上,激光顯示、micro-LED顯示和8K技術全力出擊,成為全場熱點。更將眼下顯示行業最前沿的創新和廠商趨勢“演繹無余”。
激光顯示,收拾初心、更向未來
2020年上半年的激光顯示市場發展,可以說是“冰火共浴”。從好的角度看,激光電視繼續增長,且是彩電行業逆勢行情下唯一“增長”的品類。從壞的角度看,激光投影在工程、教育、商用市場,受到疫情和競品技術的壓力持續增大,市場處于下滑狀態。
所以,UDE2020上,激光顯示產業“不拼規模、不比存量”,而是更為強調“產業前景”。一方面,市場關注核心技術進步。例如,海信強調,日亞等企業提供的上游激光器,過去5年性能差不多提升了3-5成,未來還將繼續保持這樣的“速度”。因此,兩三年后,200瓦功率的高亮百英寸激光電視或將問世。且隨著綠色激光器效能的進一步提升,三原色RGB激光電視,前景日漸明朗。
另一方面,激光顯示行業也關注“多元應用價值的創新”。比如,彩電市場目前只有激光電視能夠提供120英寸尺寸、并滿足家用經濟性需求的超高清產品。甚至,在曲面、隱藏性、特種光學設計上,激光顯示可以與很多“差異化顯示創意”結合,展現“空前多樣的應用方案”。
激光顯示一直在快速進步,激光顯示能做別人做不了的很多事情!”這兩點成為UDE2020上激光顯示展示板塊最重要的“規律”。行業專家指出,這是目前激光顯示產業發展日益復雜化:行業渡過了對傳統投影替代期、跨越第一輪高速成長階段之后,逐漸進入穩速期,行業成長性壓力加大等背景下,行業企業戰略重整和戰術調整的必然結果。
8K顯示,不論技術突破,但說應用真香
8K的展品數量,在UDE2020是最多的。例如,216吋8K電視THE GREAT SPACE首次在國內亮相(利亞德旗下品牌產品);或者,TCL展出25200顆Mini LED光學的8K液晶電視產品……甚至,目前沒有8K產品的激光電視陣營,都在談“激光電視技術最適合高效率8K顯示”。
但是,這些8K技術,沒有哪些是真正今年,哪至于近年出現的。這反映出一個基本事實:8K顯示自身的高度成熟性。但是,另一方面,8K展示數量眾多的背景下,參展企業“絕口不提”銷量。
因為,任何顯示技術應用于8K標準都意味著成本的大幅增加:即便液晶這樣適合于高密度像素加工的技術體系,8K標準也會提升成本——例如,增加幾乎一倍的功耗。另一方面,8K的效果優勢必須與“大屏”結合。也就是大屏電視普及是8K普及的前提。而現在,彩電市場還在大屏電視的普及初期階段。
技術成熟性高、市場卻不成熟,兩者集合在一起,8K產業更多的展示焦點自然向“用”的突破上聚焦。UDE2020展會,8K的核心就是“要更多的去說‘8K真香’”。雖然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但是這確是目前8K產業鏈的基本任務。所以,5G+8K成了主題——5G代表應用,在關鍵詞上都要處于8K的前面,可見8K行業對應用場景之渴望。(然而,5G自身也還是未來式)。
所以,每次8K的大規模“聚會”都有“另一個世界”的感覺:那個世界,技術性的問題都已經準備就緒,但是就是“沒多少消費者能進去”。因為,等待內容、等待應用創新、等待這個產業鏈條的建設完成……的時間長度,這不由8K顯示企業所決定。
micro-LED詮釋“技術新境界”,謀求切割市場
論展品的“歷史性價值”,micro-LED無疑是這屆UDE2020展會的C角:UDE2020所展示的micro-LED新品,以及其代表的技術突破,絕大多數都是“從未有”的成績。
上文提到的TCL液晶背光源micro-LED應用,只不過是牛刀小試:天馬展示的透明5.04" Micro-LED Splicing screen產品,基于巨量轉移技術、Micro-LED RGB芯片和玻璃TFT基板構建,代表了“Micro-LED在小尺寸顯示上的特性”,以及取代OLED手機屏幕的可能性;利亞德旗下品牌展示的100英寸4K、98英寸4K、75英寸4K全尺寸智能電視,更是表現了micro-LED與液晶顯示的“競爭”潛力——事實上,利亞德剛剛發布了P0.4級別的micro-LED應用產品,是目前正是發布的micro-LED產品中間距指標最小的應用之一。
micro-LED多少有“踢館”的意思!行業人士表示,micro-LED的技術進步已經處于“實驗室連接工廠”的最關鍵節點:只需要在向前一步,micro-LED就會成為既有顯示技術的競爭者。更為重要的是,即便這一步不能有效跨越,micro-LED在100英寸以上LED大屏上的應用,和相對低密度的集成產品在液晶背光源上的應用,也可以為行業發展“兜底”。
或者說,UDE2020上,micro-LED的展示特點有三個:1.既有市場明確,且市場化程度不低;2.潛在市場的張力無比巨大,幾乎是通吃型的顯示技術;3.技術進步迅速,新的產品創新水平遠超越去年同期——技術新境界下,micro-LED必然謀求切割更多的顯示應用市場。這讓micro-LED在顯示產業中具有“競品公敵”特征。
當然,micro-LED也有其市場走向普及的難點: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這使得,最樂觀的市場預期依然認為“中怡康預測,在2026年將會有50萬臺的Micro LED電視需求,假設一臺電視是10萬元,這將創造出新的500億元級電視市場”——看似不小,但是50萬臺與彩電市場2億臺的總規模相比非常有限。
不要看我們的規模預期,我們的目標是每切割一個消費者,就是帶走彩電業一個頂級用戶。”對于規模問題,行業人士也有不同看法:通過切割頂級應用,micro-LED或許會成為一種“奢侈品”選擇。這也是很美的未來圖景:小規模卻也高效益。
綜上所述,UDE2020展示會上,激光電視、8K、micro-LED的“話題側重點”差距非常之大,甚至都沒有“共同語言”可探討。這反映了三大技術的不同成熟程度、不同市場發展階段,以及不同的未來目標市場規劃。這些差異性問題的展示,也讓UDE2020展會在行業的分量有所增強,畢竟半年來僅有這一個窗口一窺顯示行業的最新進程——尤其是在,2020年下半年視聽業展會能否正常落地依然具有不確定性背景下,UDE2020所代表的“趨勢窗口”功能被格外放大了。或許,這也就是UDE2020能夠得到廠商大力支持,展示出這么多差異性內容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