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CES展會,新品最多的品牌莫過于三星了。從白電、半導體、IT到穿戴和車載,三星帝國絕不是徒有虛名的。但是,三星也有無奈的產品線:作為全球彩電大王,電視機的“王牌”上,卻被LG、創維、索尼為主的OLED陣營力壓一頭。
CES2017三星液晶電視的王牌旗艦,依然主打QLED改進背光源系統的液晶電視。包括電腦顯示器、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大尺寸液晶,三星幾乎將QLED技術應用到了所有大中型顯示門類的產品上。
三星新一代QLED顯示產品,采用了稀土光致發光QLED材料,在藍光LED到紅色和綠色QLED的轉換效率上大幅度提升。配合大寬比LED藍光器件,新的三星旗艦電視可以最高實現驚人的2000流明HDR亮度峰值——對比上一代產品,可謂之性能提升了50%以上。
2017年CES展會,QLED液晶電視還發展出新的技術形態:即傳統QLED的應用主要在導光板為主的背光處理層,新興的QLED改良液晶電視則可以直接將QLED材料應用在LED燈珠封裝層。后者的設計可以在不采用新的背光源光學組件的基礎上,實現QLED效果的液晶顯示,尤其有利于超薄化、小型化的產品設計。
新的技術高度、新的技術形態,這似乎意味著QLED液晶電視在CES展會上的“極致輝煌”。但是,問題的另一面是“凡事推出OLED電視”的品牌,都將QLED電視作為次之于OLED的產品線。
這種安排是有其道理的。雖然現階段OLED電視的亮度,尤其是HDR峰值亮度無法和QLED改良的液晶媲美,但是,OLED電視在原生對比度、反應速度上依然超過任何液晶改良產品,且擁有和QLED技術相當甚至更好的色彩效果。
但是,OLED電視產品現階段并不能依靠性能優勢獲得“市場優勢”。一方面,LG的總產能有限,即便2017年京東方加入供應序列,也看不到“OLED普及”的希望;另一方面,OLED電視面板幾乎由LG獨家供應的情形,使得LG的對手,例如“三星”無法推出OLED電視。
這兩個原因導致了,第一:所有OLED廠商都會推出QLED技術改良液晶電視;第二,部分廠商不會推出OLED電視。也正是這兩點,使得2017年CES展會上,雖然OLED進一步加碼,但真正的高端顯示王者,還是QLED技術的液晶產品。
不過,QLED的這種輝煌也許已經是最后的輝煌:現在QLED改良液晶至少要擔心兩個問題。
三星,海信等非OLED陣營廠商已經提出2019年電致發光QLED面板(非QLED改良液晶)產品要上市。那個時候OLED的對比度和反應速度優勢將消失。液晶顯示技術,“包括所有類型的改良型液晶顯示產品”都將走到盡頭,OLED也會迎來真正的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2017年印刷OLED即將到來。包括三星、lg、joled、TCL、深天馬等都對此異常感興趣。這一技術將徹底突破OLED大尺寸化的瓶頸:實際上,對比傳統的蒸渡技術,印刷OLED的核心優勢就體現在大尺寸化上——反而是在小尺寸上,印刷顯示的PPI密度會不及蒸渡技術。如果印刷OLED在2017年獲得決定性的成功,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瓶頸就會逐漸被突破。那個時候QLED改良液晶占據彩電行業高端市場大部分份額的幾率就幾乎為零。
所以,QLED改良液晶雖然在CES2017展會上獲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輝煌,但是其前途卻是“前有狼后有虎”——作為一種過渡技術,無論是QLED電致發光面板/OLED大尺寸產品,還是印刷顯示工藝,都是其掘墓人。